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辽宁省大连市关工委、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暨模拟法庭开放日系列活动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4年12月17日  来源: “大连市关工委”公众号
摘要:12月9日,在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之际,辽宁省大连市关工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市律协未成年保护委员会等单位,联合组织锦华小学学生走近大连市中级

12月9日,在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之际,辽宁省大连市关工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市律协未成年保护委员会等单位,联合组织锦华小学学生走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宪法宣传周”暨模拟法庭开放日系列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培育法治文化,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审判全过程的真实场景。市关工委副主任管洵惟、副秘书长江洪生,市法院政治部主任李珞参加活动。

1.jpg

走进院史展馆,让学生炳若观火的感触法治精神的伟力与传承。

2.jpg

3.jpg

学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宪法宣传周”活动在院史馆拉开序幕,大家听取了70多年来大连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介绍,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法官牢记初心使命、捍卫公平正义、传承法治精神、创新法治文化、不断提升司法现代化水平的荣光与辉煌。大家深切的感受到,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新中国70年法治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创业史,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奋斗史,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讲解和学习,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从小做起,维护宪法的最高地位,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开设“少年法庭”,让学生移情入境地感受法律的公平与威严。

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案例是最鲜活的普法教材。“砰!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手中神圣法槌的敲响,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在庄严的国徽下,来自锦华小学的学生们身着“小法官”“小公诉人”“小律师”和“小法警”制服分别走向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书记员等席位。案件贴近学生生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欺凌案例,运用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等相关规定,对案件进行公正审理。主审法官按照庭审规则程序的要求,依法有序推进宣读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法庭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法定程序。通过庭审,法官和公诉人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们阐释校园霸凌的含义和危害,用法律的内涵引导学生如何避免校园欺凌,如何依法做好自我保护,并以案例阐述“法律底线不容触碰”的道理,教育学生们不做施暴者、起哄旁观者,避免成为受害者,巧做见义勇为者。庭审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不仅直观了解和深刻感受了庭审流程与法律威严、司法公正,而且增长了法律知识,增强依法保护自我的意识。庭审结束后,民一庭庭长王丽明、副庭长周琳琳和法官们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认真讲解了法徽、法槌、法官袍的含义,回答了学生们提出法律问题和相关知识。

进行学“宪”点评,让学生醍醐灌顶的感悟法治教育的收获与启示。

法治润童心,德正育少年。活动结束时,到场的领导和法官进行了点评,大家指出,这次活动具有领导重视、组织精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程序规范、成效显著等突出特点。希望各单位,要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学习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律,扎实推进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