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江苏省泰州市坚持宣传为主助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4年07月10日  来源: 江苏省关工委、泰州市关工委
摘要:“五老”做事不张扬,彰显了高风亮节的品格,但也存在人们不理解关工委工作的客观事实。做好关工委工作需要有序有效宣传。基于这一判断,江苏省泰州市关工委把宣传摆在工作的首位

“五老”做事不张扬,彰显了高风亮节的品格,但也存在人们不理解关工委工作的客观事实。做好关工委工作需要有序有效宣传。基于这一判断,江苏省泰州市关工委把宣传摆在工作的首位,坚持首位首抓,构建“党委主导、宣传部主推、关工委主办、媒体主力、成员单位协同”的大宣传格局,有效增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导向力、影响力、保障力、发展力。

突出党建引领抓宣传 赢得党委强化关心下一代工作保障力

泰州市关工委自觉处理好“党建带”与“主动做”的关系,引导各级关工委消除向领导宣传有邀功之嫌的片面认识,增强为事业而宣传的意识;督导其适时采取上门汇报、呈报材料、邀请参加活动等形式,向党政领导宣传;指导其把握宣传重点,如实汇报工作情况,介绍外地经验,提升向领导宣传的有效性。持续不断的宣传,赢得了党政领导越来越重视。

领导制度落实。在组织上,市委带头健全落实党委督导制、领导负责制、“党建带关建”责任制;在措施上,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到“四纳入”“四同时”“四到位”;在表率上,每年市委常委会至少听取一次汇报,市委召开一次全市关工委工作会、成员单位联席会,分管领导帮助解决至少一个实际问题。各级党委加深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把其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表扬范围,实现了党建“五带五同步”。

政策措施完善。近年,市及市(区)委下发贯彻中办国办《意见》、省《实施意见》精神的规范性文件19份,其中市“两办”推出关心下一代工作新政策3项、新制度3项、新机制7项,比如规定关工委归口组织部门管理,每年督查通报“党建带关建”和成员单位履职情况。市部分成员单位、乡级党委跟进出台配套文件。

关键保障给力。仅2023年,6个市(区)有4个调整了刚退岗的领导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各级关工委有1/2工作阵地得到提档升级,69%的校外辅导站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在部门年度预算控减情形下,全市4205个关工委工作经费总额仍增长7.5%。其中市财政每年安排校外辅导站、“网上关工”“五老”慰问、关工宣传专项122万元。各地还资助市关心下一代基金1200多万元。这都是宣传的蝴蝶效应,为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立足工作落实抓宣传 赢得部门增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同力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是党政职能部门,关工委只能拾遗补阙地配合他们。而要争得他们同心同向发力,离不开常态长效的宣传。泰州市关工委采取请进来协商、走上门沟通、同下去调研、送材料知情等方式,向部门宣传,并做到态度上真诚,时机上把准,频率上适度,目的上作必要的据理力争,增强了要事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推的工作合力。

联合精彩教育。每年与市文明办、教育局、老干部局组织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打出红色阅读、征文比赛、老少演讲、走进寻访、社会实践、才艺展示、线上线下夏令营组合拳;与其力推校外教育,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连续9年支持评选全市“关工新闻奖”,资助奖励示范辅导站;市教育局鼓励优秀在职教师进站辅导,使辅导站吸引力不断增强,去年进站学员占全省总数的1/8。各级财政和不少企业、学校支持订阅《中国火炬》、省《关心下一代周报》,订量连年增长。市及靖江、泰兴、兴化、姜堰等地主流媒体无偿或低费开辟关心下一代专版专栏,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优势互补的宣教矩阵。

联袂精准关爱。在宣传争取部门配合的同时,市关工委每年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分解到34个成员单位,做到日常工作有分工,联手活动有制度,组织协调有机制。其中民政、慈善、红十字会及相关企业等社会各界每年向关工委捐资,救助上万名困境儿童就学就医。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每年帮扶上千名青年农民创业、退伍士兵就业,青少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提升。

联动精细保护。市委政法委带领公检法司机关协同市关工委力推法治教育、精细帮教和维权保护,近两年组织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与“五老”联手核查、帮教十类重点青少年,目前正联动开展“进万户”调查。他们协同破解派出所关工站建设人、财、作用发挥三大难点,创新“关工站+网格”模式,打通预减工作最后“一米”,被省关工委推广。

紧贴“双五好”建设要求抓宣传 赢得基层提升关工委组织力

“五老”对工作的了解、认知、参与程度,事关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对其宣传亦很重要。泰州市关工委一方面采取定期学习、以会代训、安排交流、观摩现场、宣扬典型等方式,让“五老”明白关工委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从而增强做好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另一方面在创建“五有五好关工委”时加创“五好五老”,促其把“三感”转化为作用发挥的智慧和行动,助推了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

突破重点,组织覆盖拓展。倡导党委把关工委组织、班子、队伍建设与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打出延网底、填空白、补短板、控盲区、提质态组合拳,使关工委组织在行政区划合并情形下稳中有增。优化宣传发动“五个一批”方法,聚力落实“四给”关怀政策,稳定壮大“五老”队伍,使人数连续5年占总人口1%以上。推行“党建+关建+网格”和关工委功能型党支部模式,倡导“五老”兼任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和党小组长,既服务党政中心,也使关工委工作做到人做及时做到位。倡导党政领导采取派聘借兼等方式,增配专兼职年轻工作人员,优化驻会人员结构,各级关工委做到事有人做、责有人担,促进宣传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破解难点,队伍活力增强。针对“五老”发挥作用是基层建设的难点,重点开发老政法、老医生、老社工、老文体达人和心理咨询师等资源,使核心、骨干“五老”分别占总数的11%、16%,有效改善了队伍专业结构。力推靖江市“五老”选岗履责、兴化市“万名五老做万件好事”活动等经验,有效促使核心层每天到岗、骨干层每月活动、参与层每年做实事一件以上。

打造亮点,整体水平提升。要求乡村每年评选宣扬“双五好”,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个个对照市“双五好”评估细则,抓基础、培亮点、创特色,力求在规定动作上不失分,自选创新上得高分。市“五带五同步”“双特双助”和靖江市“靖托朝阳”、泰兴市校外辅导站、兴化市“双万”活动、海陵区“第一窗口”、姜堰区“四式帮扶+青创联盟”、高新高港区“法雨润苗”等111个可信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品牌在当地家喻户晓,赢得了党政更重视、青少年更满意、社会更支持,带动了工作整体上水平、单项创特色、难点再突破,有的登上了中央主流媒体。2023年市关工委成立25周年,市委市政府首次安排各市(区)委或政府一把手参加纪念会议,首次表扬“党建带关建”、关工先进集体和个人、“双五好”及履行关工职责先进部门;市委组织部首次参与表扬关工“双先”“双五好”。市关工委在市主流媒体上连续宣传纪念会议精神和“双先”“双五好”事迹,宣传氛围和效果超出预期,关工委工作环境又有改良。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