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指示要求,南京市关工委深入探索“五老”“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五老’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完善了“备课、选课、教课、巡课、评课”“五课”工作链条。为进一步拓建“五老”助力“大思政”工作矩阵,近日,南京市关工委与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2023—2024学年度南京市“五老”“大思政课”进校园启动仪式暨“五老”大思政第一课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汇聚“五老”优质资源、应用新媒体技术、畅通进学校路径、融入“大思政”课堂的最新成果,展现了南京“五老”助力“大思政课”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与会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启动2023-2024学年度 南京市“五老”“大思政课”进校园活动
汇聚“五老”社会资源,打开“五老”“大思政课”质量提升通道。关工委“五老”讲师团成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有资深老领导、有名特优老校长、有功臣模范、有专家教授,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体验,让他们的授课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打开视野,放飞思想,接触社会。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关工委重点工作“大调研”活动中,南京市关工委了解到当前“五老”“大思政课”大都是由讲师团成员个人创作并宣讲,客观上存在课程质量高低不一,宣讲经验有多有少,宣讲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此次,结合参与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市关工委以“五老”“大思政”宣讲团为核心,组织讲师团成员集体备课,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课,进行再度创作,形成全新的宣讲课程。由于凝聚了集体智慧,海纳了百川信息,课程凭借着更加鲜明的立意、更加鲜活的案例、更加接地气的语言,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认可。在此次“五老”“大思政课”进校园启动仪式上,市关工委青少年“大思政”宣讲团成员、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德海,以《大国工匠铸就大国重器,劳动精神谱写时代华章》为题,为全市中小学生上了新学年劳动第一课,以大国工匠的实干奋斗勉励同学们,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化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前进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强国一代优秀人才,与现场学生形成了强烈共鸣。
市关工委青少年“大思政”宣讲团成员唐德海 讲授“五老”大思政第一课
汇聚新媒体技术资源,打造一流的“五老”“大思政课”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南京市关工委与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家教周报社深度合作,建立起一支专司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新媒体团队,创新启动“大思政课”精品课程制作计划,将以往的演播室录播改为宣讲团成员进学校、进社区授课并现场录课,让“五老”助力“大思政”工作散发出新的活力。特别是在“五老”“大思政课”的录制、推送、播放等环节上,善用传播学原理和新媒体技术,提升了课程宣讲效果。为提高课程质量,组织力量对宣讲内容三审三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对授课内容反复进行查证比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协助授课老师制作修改配套的PPT课件,使授课画面更具美观和时代感,有利于学生接受;围绕主题打造以30分钟的大课为主、2分钟的微课为辅的精品课程体系,以案例和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容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充分发挥新媒体“短、平、快”的优势,通过市关工委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南京家庭教育网等平台传播,便于青少年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学习。通过深入挖掘“五老”“大思政课”善用之道的最新成果,努力以一等的质量打造一流的课程,以“五老”之力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形成“五老”与学校协同、“五老”与学生互动,课上与课下同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崭新局面。
汇聚学校教师资源,打通“五老”“大思政课”进校园关键环节。“五老”“大思政课”进校园离不开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此次进校园活动得到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创造性地提出了“‘五老’大思政第一课”的概念,真正为后续“五老”“大思政课”进校园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活动现场,市及各区教育局负责人、各区思政教研员、青年思政课教师代表与青年学生一起观看了《“五老”助力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回顾》视频、《2023-2024学年度南京市“五老”思政课程菜单(第一期)发布》视频,对“五老”“大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有了深度了解;聆听了“五老”讲师团代表唐德海的现场授课,对“五老”思政宣讲的丰富形式有了直观感受。课后,青年思政课教师代表刘婧婧阐述了自己的听课感悟:今天这样令人震撼的宣讲,让自己对讲好思政课有了新的领悟。要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讲清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学理事理道理,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智慧,认同中国道路。通过教育系统和关工委系统向全市中小学校下发“五老”“大思政课”课程菜单和课程链接,指导学生线上点播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截至目前,推出的第一期“五老”“大思政课”浏览量近3万人次。下一步,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将采取邀请“五老”讲师团进校宣讲、聘请“五老”思政辅导员、开设“‘五老’思政课”等形式,进一步推动“五老”“大思政课”课程的合理高效运用,助力青少年思政教育。
青年思政课教师代表刘婧婧分享听课感悟
在此次活动中,各级关工委和教育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全程参与,“五老”讲师团代表现场授课,各级思政教研员、思政课教师认真听课,青少年代表倾情演绎了一首《致敬“五老”,感恩有您》的诗歌朗诵,表达了他们对全市“五老”的感谢和敬意。此次活动强化了“五老”讲师团与思政课教师的有机互动,增进了“五老”与青少年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广大“五老”参与“大思政”宣讲工作的内生动力,拓建了“主力+助力”的“五老”助力“大思政”的工作矩阵,为推动“五老”助力“大思政课”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南京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家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徐子敏,市关工委副主任朱晓琳,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白清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吴秀亮,市教育局副局长柴耘出席活动。建邺区委区政府、各区教育局、关工委、教育系统关工委分管负责同志、受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市关工委青少年“大思政”宣讲团成员代表、市区思政教研员、教师代表及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