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全国关工委系统启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厦门市各级关工委围绕 “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依托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和网络地图小程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关工委和教育基地联动、“五老”与青少年联动等方式,努力培养青少年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市各级关工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750场次,受教育学生约17万人次。
市关工委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举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揭牌及关工委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启动仪式
一、立德树人,有效发挥阵地作用
厦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布满红色足迹的英雄城市,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今年7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揭牌暨关工委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启动仪式,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举行。市关工委主任陈炳发、第一副主任黄杰成等领导共同为基地揭牌,并带领市关工委全体党员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在厦门开启的一系列生动实践,是宣传厦门艰苦奋斗、创造辉煌的重要窗口。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纪念馆注重教育实效,创新活动载体,潜心开发红色课程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特区历史,为我市赓续红色血脉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随后在参观学习中,大家一致认为, “厦门这40年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学生代表接受了一次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洗礼,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更美丽的厦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厦门市关工委高度重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此前已积极推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广场”及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诞生地暨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在中国关工委日前公布的第五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名单中,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光荣入选。此次揭牌后,我市拥有三所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将进一步把厦门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推向深入。
二、培根铸魂,主题宣讲走进基层
我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讲好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故事,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暑期研学实践中,厚植青少年热爱党、感恩党、亲近党的情感。今年暑期,我市各级关工委围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充分挖掘周边各类资源,以红色研学活动为重点,着力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市关工委副秘书长李裕华深入到思明区嘉莲街道关工委举办的主题夏令营作党史专题宣讲,深受青少年喜爱。全市大多数夏令营活动都安排上一堂生动的“五老”党史宣讲课、唱响一首红歌、观看一场红色电影、参加一次令人难忘的实践活动等。营员们纷纷畅谈感想,立志做新时代好少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关工委开展夏令营活动近千场,受教育青少年人数约为10万多人次。
湖里区兴华社区关工委组织开展“萌娃看特区”研学活动,参观学习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三、丰富载体,多形式体验效果好
我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主动担当,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青少年做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日前,福建省关工委举办全省关工委“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青少年演讲(讲故事)总决赛。厦门市关工委选派参赛选手分别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小学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举办“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演讲朗诵展示活动。来自我市各区、各校选拔80多位选手讲述了红色故事和党的创新理论。翔安区关工委主导编印了《翔安区82个革命老区基点村宣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革命老区基点村的红色资源,组织青少年用足迹丈量红色热土,感受红色文化。我市还组织青少年线上打卡学习“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地图小程序、老少携手红色手工制作、“颂党恩”文艺汇演及主题书画比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都取得良好的成效,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充分展现我市青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下一步,我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带领全市青少年共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