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厦门市关工委骨干培训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开班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2年01月17日  来源: 厦门市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1月12日上午,云南省关工委召开驻会老同志聘任及荣退工作座谈会,省关工委主任张百如主持。 会议宣布了新聘和续聘老同志名单,为新聘、续聘老同志颁发聘书,为离任老同志颁发了荣誉

微信图片_20220308154847.png

11日上午,“2022年全市关工委骨干培训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开班。开班仪式上传达学习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国关工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市关工委主任陈炳发作开班动员并提出《意见》的初步贯彻意见。

微信图片_20220308154839.png

陈炳发指出,要充分认识《意见》的重大意义。一是政治意义:铸魂育人。在建党百年之际,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的新起点上,《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个根本大计的战略思考和安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关工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的亲切关怀、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意见》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关工委工作的新要求,必将进一步激励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更加努力工作、积极作为。这对于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政治意义。二是历史意义:前所未有。《意见》是关工委有史以来第一份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文件。因此,这份文件在关工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三是实践意义:行动纲领。《意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系统梳理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关工委工作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围绕破解制约关工委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些很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并针对做好新时代关工委工作作出了全面的系统的战略部署。

陈炳发强调,深入学习贯彻《意见》是全市各级关工委和每一个“关工人”、广大“五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认真传达学习《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一是要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学;二是要组织宣讲专题学;三是个人分散自觉学;四是要长期坚持日常学。要把学习领会《意见》精神,作为推进新一轮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抓手,要经常对照《意见》,瞄准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亮点。通过学习,要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微信图片_20220308154855.png

陈炳发要求,要通过对《意见》广泛深入的宣传,努力营造做好关工委工作的社会氛围。他说,要结合我市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宣传方式,把《意见》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核心要义等主要精神宣传好,把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宣传好,把全市各级关工委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宣传好,把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宣传好,以此赢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并吸引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

陈炳发要求,要及时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对关工委工作更大的支持。他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是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关工委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各级关工委要借学习贯彻《意见》之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把当前工作的有关情况、存在问题和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等,向党委政府汇报,以取得更大支持。

陈炳发还特别强调,要认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工委的工作,确保《意见》在我市的贯彻落实。我市各级关工委要按照《意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路径,结合中国关工委下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认真做好长计划和短安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意见》在我市的贯彻落实。

11日下午,厦门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王刚副教授应邀在全市关工委骨干培训班上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的专题辅导报告。王刚副教授从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和重要成果、六中全会《决议》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了详尽的介绍和精准的解读,受到参加培训学员的欢迎。

微信图片_20220308154903.png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