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厦门大学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传达上级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八年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历程,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做好新时代学校关工委工作做出部署。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荣讲话。副校长邓朝晖,校党委原副书记陈力文、赖虹凯出席。
会上,陈力文作工作汇报,从“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坚持面向师生开展党史国史校史宣传教育”“坚持主动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坚持深入基层调研,主动承担课题,积极对外宣传交流”五个方面系统总结八年来学校关工委主要工作。陈力文表示,八年来,校院两级关工委在校院党委的领导和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史国史校史宣传教育、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回顾八年的工作,深刻体会到:做好关工委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明确自身定位是思想基础,部门协同联动是重要保障,加强交流合作是有益补充。
会上,张荣向“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者”卞守耆、“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陈力文颁发荣誉证书。
校党委还表扬了8个“厦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9名“厦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者”,47名“厦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张荣、邓朝晖为他们颁奖。
赖虹凯表示,接过厦门大学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接力棒”,既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又满怀信心、倍感荣光。未来,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提高思想认识、深化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引领,把握根本任务,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彰显厦大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新路径,努力推动新时代学校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张荣代表学校充分肯定校院两级关工委的工作,向在关心下一代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过去的八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各级关工委认真履职尽责、凝聚各方合力、勇于开拓创新,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日趋完善,工作推动扎实有力,品牌活动特色鲜明,已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单位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一大批老干部、老党员、老教授退休不退岗、退职不褪色,积极融入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参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四种精神”、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等方面主动作为、贡献智慧,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荣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就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党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校新一届关工委要主动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秉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不断谱写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他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师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完善“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激发广大“五老”工作热情,善用“大思政课”,用心用情开展好思政工作;紧紧围绕校党委中心工作,坚定服务青年师生正确方向,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校风学风、开展青年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重点工作,发挥好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的独特优势,“五老”的政治优势、智慧优势和经验优势,打造更多体现厦大文化底蕴、适合“五老”施展才华、青年师生喜闻乐见的关爱平台和工作品牌。
张荣强调,下一代是人类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也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将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各级关工委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吸引更多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敬业奉献的老同志加入队伍,切实提升关工委的组织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校关工委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资源、人员、经费等保障支持,加强对关工委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弘扬“五老”精神的浓厚氛围。
校党委离退休工作部部长、关工委秘书长曾坤瑜主持会议。新旧两届校关工委全体委员,部分学院负责人和老同志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