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全国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弹。11月初,成都市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一场“疫情防控战”在蓉城悄然打响:在村(社区)巷口的执勤卡点、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在被隔离群众家中……众志成城的战“疫”大考,广大蓉城五老主动请缨,走上力所能及的岗位,在抗疫战线发挥余热,尽显“关工人”风采。
在这场战“疫”中,许多五老把自己“定”在了最前线,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带上红袖套、拿起测温枪。他们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他们在风雨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地测量居民体温。他们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
11 月2 日,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确诊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小区全域和周边部分地带被划为封控区。距离该小区较近的营门口街道茶店社区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社区五老陈晓尘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战”。当天凌晨两点,他进入顶峰水岸汇景小区,挨家挨户通知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后期的四次全员核酸检测时,陈晓尘依旧冲在前面,毫不犹豫地进入封控区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他说:“我做的事是平凡的,但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
金牛区赛云台社区的五老协助社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连日来,在顶峰水岸、金奥苑、月园等封控的小区门口,都活跃着金牛区九里街道五老的身影。他们耐心整理着小区门口的货架,积极配合社区疫情防控部署,做好物资分拣、流转工作,将包裹整齐地放到货架上,清点外卖及货物配送信息,配合值守在小区内的志愿者,将一份物资送达小区内每一个单元,确保所有物资迅速、准确、及时送到居民手中,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超市购物车、行李箱……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五老们分工明确,详细记录货物投放门牌号,将居民购买的生活物资装上手推车,把一车车群众所需的生活物资从防疫卡口送到居民手上。“社区组织得挺好的,志愿者真是辛苦,老人家些的精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小区居民王先生很是感动。
为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温江区关工委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暂缓举行原定于11 月9 日到学校开展“关爱情·暖冬行”慰问活动和11月11 日召开区关工委工作推进会,并通过微信群要求五老志愿者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平街道关工委将五老志愿者分小组、分片区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单,对进出小区人员认真做好健康码查验、体温监测、外来人员登记,向社区居民和辖区商铺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指南,劝导非必要不离开温江,指导社区居民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提高居民防疫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倡导大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主动配合疫情管控工作。金马街道关工委则利用小区宣传栏、大喇叭,通过官方微博、个人微信和短信平台,转发、编发公开信和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宣传和正能量传播;五老还在各园区、小区、市场等各单位公共场所发放、张贴宣传资料,确保“全知晓、无死角”。温江五老王永忠带队组织辖区志愿者,组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内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在崇州,白头镇的40 多名五老利用村喇叭、巡逻车等“有声”载体宣传防疫知识,让群众及时知悉最新疫情资讯,做好防护措施,联防联控“齐作战”。“一个关工小组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各小组五老协同党员志愿者队伍,设立近40 个疫情防控宣传点,实时为群众提供帮助,结合大数据推送“时空伴随者”信息、“社智在线”扫码登记数据等,加大精准排查管控力度,全面排查近期返乡人员及外来人员,确保不落一人、不漏一户。此外,五老还深入镇内各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督促实行一门进入,严管出口设置门禁,亮码、测温、戴口罩。
在新都,斑竹园街道锦城村五老闻“疫”而起,积极报名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不外出、不串门、不聚集。身体健康的五老积极协助所在村做好人员登记、上门排查返乡人员、体温测量、志愿巡逻等工作。
在金堂,福兴镇五老按照场镇和11 个村(社区)不同需求,分片包组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单,前往居民家中和辖区商铺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指南,劝导非必要不离开金堂;帮助“三无”小区做好卡点值守,对进出辖区内的人员进行详细登记,认真做好健康码查验、体温监测、现场对次密接触者家庭进行管控,对周边群众进行入户告知;五老还与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道在辖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等工作,提醒群众,用过的口罩属于有害垃圾,要集中放在红色桶里面。
疫情防控战正酣,老骥伏枥一往无前。正如许多群众所说,看着这些“白头发、红袖套、亮党徽”的老同志出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心里格外踏实。蓉城五老退休不褪色、年老志更坚,身体力行地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默默奉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