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江苏省泰州市关工委探索“双减”政策下校、站融合发展新路数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12月27日  来源: 泰州市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中央“双减”政策出台不久,泰州市关工委即深入基层解读“双减”政策,剖析校外辅导站与社会辅导机构的初心使命、教育对象、辅导内容、教育方式四不同区别,动员各级保持站名、办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547.jpg

中央“双减”政策出台不久,泰州市关工委即深入基层解读“双减”政策,剖析校外辅导站与社会辅导机构的初心使命、教育对象、辅导内容、教育方式四不同区别,动员各级保持站名、办站信心、校站结合机制和服务对象、内容、方式、原则四不变,总结推广各地与“双减”新政不谋而合的好做法、新路数(即课业、兴趣班,教师当主角,五老做配角;主题教育,五老为主,教师为辅;校外实践,教师领队,五老向导,二者相辅相成),有效促使校外辅导站形成校站相互融合、校委各展所长的新局面。12月8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明朝肯定泰州“双减”政策下校外辅导站创新发展的调研活动搞得很好,及时调整思路,创造了很多经验。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550.jpg

采取衔接、融合、储备三着,助力学校课后服务

泰州“5+2”课后服务,打出了学科辅导+社团活动的组合拳。市关工委主动适应学校需求,总结推广兴化市陈堡镇关工委初探的衔接、融合、储备措施,既助力“双减”,又找到辅导站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切合点。

衔接,即主动与学校衔接参与课后服务。镇关工委既了解学校课后服务静态的形式和内容,更随时掌握动态需求,一旦找到切合点,随时注入关工内容。比如,关工委组织图书供学生课后阅读;遴选五老进校演讲;组织各类比赛。再如,中小学每周有7、80分钟的社团活动,关工委与学校对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需求。同时,市关工委还推行靖江市滨江新区12个站与4所学校结对做法,每周相约参与课后服务。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554.png

融合,即将关工与学校活动融合。陈堡中心小学40多个社团都有活动课程表,镇关工与其融合,当年两次带团走进美丽乡村西湖塘,寻访红色足迹;3次联络威鹰、海宇、江苏油田,为学生参观体验当向导;组织学生参加央视“农民丰收节”,学校社团也请五老参加中秋诗歌朗诵等活动,委、校融合,学生课后服务丰富多彩。

储备,即积蓄关工委及校外辅导站能量。为衔接、融合学校课后服务,关工委及早储备教育活动项目、资源,力保学校一有需求,不但有内容提供,而且能用得上。镇关工委先后参与打造向沟村红色教育基地、文化站红色讲堂;武泽村抗日英雄陈中柱将军事迹展览馆;唐庄村、曹黄村瓜果采摘体验田园;校果村成吉思汗文化广场;红色文化百篇进校园;集聚老教师孙朋、蒋春昌,戏剧网红唐红、淮剧名家汤红英,著名作家沙黑、顾坚,诗人金倜,画家邵展图等一批优质师资,随时供学校和校外辅导站送用。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557.png

推行定班、走班、集中三制,赋能辅导站提质增效

学校课后服务落地后,泰州市关工委推行“双减”政策下校外辅导站“有进有退”的发展策略,退,即停止“四点半课堂”;进,即优化参与课后服务内容、方式方法,大力推进节假日校外辅导站提质增效。在办站模式上,扩大校站结合覆盖面,形成关工委主办、学校主体、多方参与格局。在资源配置上,推广泰兴市珊瑚镇进站教师“镇排课程、统一调配、巡回辅导、动态管理”模式,实现名师共享、优质辅导。在提质增效措施上,积极推行靖江市西来镇主题教育+爱好+文化+实践“1+N”模式,顺应家长期盼,适应学生需求。在常态运行方法上,实行“三制”:

课业督导定班制。大力推行“三段式”模式,在每个辅导日督导学员完成作业的时间段里,由进站教师先督导学员做好课外作业,后领学指定读物、指导科学实验等,做到办班结束,学员作业做好,老师改好、点评好。

兴趣爱好走班制。各站按学员兴趣分类编班,辅导员走班辅导。全市普遍开办特殊时期的防疫班、身心和谐的心理班、生动有趣的科技班、满足兴趣的特长班、强健体魄的文体班、手脑并用的劳动班、愉悦身心的美育班。有的还聚力打造“一乡一品”“一站一特色”,不少外乡村学员慕名而来。2021年虽受疫情干扰,全市进站学员仍超百万人次,增长8%。

主题教育集中制。以“一个主题,系列教育”形式,大打组合拳,增强吸引力、感染力。2021年868个站均扎实开展“颂建党百年、做时代新人”青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特别是老少“10同”活动精彩纷呈,深受学员欢迎。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559.jpg

提供人力、基地、平台三支撑,拓展校站结合广度

泰兴市襟江小学校站结合的千名学员中,15%的荣获“三好生”,50%的整体进步明显、单项获奖,35%的综合素质有不同程度提升,校长钱骏肯定辅导站是学校课后服务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有必要继续办下去。泰州市关工委从校长心声中,增强了校站结合的自信自觉,一方面积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一方面引导各地探索创新,拓广度、求深度、增温度。

力推“主人+主力”,提升校站“四率”。探建以五老为主人、进站教师为主力、主人主力同向发力的校站结合工作机制,推进力量融合、资源整合、措施结合。主人精细做好学员发动、安全、后勤服务,主力发挥课业督导主力军作用,全市学员进站率、课时率、安全率、满意率均高于往年。兴化市建立“校站结合人才库”,列出“服务清单”,既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师资支撑,也为提升校站结合质态提供保障。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600.png

提供实践基地,赋能学生提质。为增强辅导站融入课后服务的紧密度,各地关工委利用1203个社会教育基地,助力学校促进学生实践养成、知行合一。姜堰区除发挥红色、国防、乡村振兴3个青少年实践基地外,还分批打造61个青年农民创业基地,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践课堂。

打造流动辅导站,满足学员需求。“双减”落地后,不少社会培训机构停业,辅导站教育供不应求。多地关工委积极整合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打造流动辅导站,为学员送知识、送科技、送特长、送快乐,拓展校站结合育人平台。姜堰区天目山街道关工委建立家教指导中心,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敏定期为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创建“桃李芬芳志愿服务队”,请13名退休教师为学员开展线下答疑解惑;利用“添睦赋能共成长家教群”,线上解答学员问题,关工委遴选发布好帖,学生获得感满满。泰州市博物馆关工委将兴化面塑非遗小课堂、市图书馆关工委“服务乡镇学校读者群体项目”、市总工会关工委“劳模大讲堂”开到校外辅导中心站(学校),有的市(区)关工委将青少年教育、普法、科技等宣讲团请进学校,有的向名特优教师征集发布优质网课、在线答疑视频,缓解校外辅导站师资短缺矛盾。

微信图片_20211227091605.jpg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