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青少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霸州市关工委积极发挥广大“五老”人员作用,深入到街道社区、乡镇村街和中小学校开展相关活动,热心热情为青少年服务。
一、发挥“五老”作用,让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的快乐。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校园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更应提倡“以德育人”,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每年的学雷锋月,霸州市关工委的老同志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如:霸州市第十八中学关工委的老同志组织学生走进杨各庄老年公寓,为老人们送去了慰问品和精神食粮,既发扬传承了尊老、敬老的优秀美德,也收获了用实际行动帮助老人们的喜悦,更让雷锋精神扎根于心中,培养了志愿者们“奉献爱心、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美好情操;康仙庄小学通过课件、介绍个人事迹等形式形象地向同学们讲述了雷锋的光荣历史。学生通过学习“雷锋钉子精神”、“雷锋日记”等,交流学习雷锋体会,畅谈如何才能在学习中贯彻钉子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题班会后,小小志愿者们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对雷锋精神的赞美;霸州市第五小学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小队,携手清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消灭卫生死角,还走进宋庄村大街小巷,开展垃圾清扫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扎扎实实学习雷锋精神。
二、发挥“五老”作用,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中吸取成长的营养。为提高广大师生的汉字书写水平,霸州市关工委把“书法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求每个乡镇都要有一所以上“基地校”,并对基地校予以挂牌,今年我们对基地校提出了更明确的标准,并对原先建立的基地进行了检查验收。到目前为止共建有书法教育基地26个。这些学校引进了先进的书法教育设施,创建了科学的书法教育机制,配备了雄厚的书法教育师资,形成了浓郁的书法教育氛围,每年都要举办书法作品展,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节、师生才艺展示、书法欣赏等文化艺术活动,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有不少的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些基地的带动下,全市各学校全部开展了书法课,进行书法常规教学。同时,关工委还在部分小学建立了33个“五老青少年服务中心”,并为他们配备了图书、文体活动和传统书画学习用品,总投资20余万元。
三、发挥“五老”作用,让青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赓续前进的力量。清明节前夕,霸州市关工委组织开展沙城烈士墓的祭扫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关工委的“五老”代表和霸州市第十五中学、霸州市第四小学及沙城联小的师生共600余人。在祭扫仪式上,霸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张宝贤同志带领师生回顾了烈士们慷慨就义的英雄事迹,解读了自己为这次活动创作的挽联,并鼓励孩子们要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发愤图强,为国争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学习;学生代表声情并茂的作了表态发言,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十五中学的团员代表和三所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者代表在纪念碑前庄重的宣读了入团誓词和入党誓词。最后,参加祭扫人员向烈士墓碑敬献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白花。
结合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全市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霸州市关工委与教体局关工委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读书征文活动。同学们用真挚笔调抒发了红色情感,在心灵深处栽下了红色种子。活动共征集中小学生作品237篇,经过关工委老同志们认真评选,评选出优秀作品30篇上报廊坊市关工委,集印成册并发放证书。
四、发挥“五老”作用,让青少年在良好家风家训中感受关爱和温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霸州市关工委树立起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努力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大胆探索推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设的社会化之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长学校工作开展的有些年头了,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对家教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有的虽然年逾古稀,仍退而不休,致力于家庭教育,继续发挥余热。他们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和自身工作实际,大胆探索,积极拓展工作新领域,并亲自编写教材,为家长学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老同志们广收博览、搜集资料,夜以继日地编写了《将成功传给下一代》、《霸州家教楷模》等一本本教材,免费送给各家长学校,这些家长学校教材具有故事性、教育性、启发性,都是可读性很高的辅助教材,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肯定。到目前,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共建立家长学校188所,参加学习的家长占学生家长总数的80%以上。近年来,霸州市共有二中、六中、十二中、十五中、十八中、市一小、市五小、王庄子小学等单位被评为廊坊市示范家长学校,市三中、市幼儿园被授予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市实验中学被授予国家级优秀家长学校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