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丹东市关工委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习培训班,邀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逄燕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犯罪法重点修订内容和“两法”赋予关工委职责、工作任务作解读。
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启动以来,丹东市关工委重视五老队伍培训工作,在两次举办《民法典》学习解读基础上,再一次举办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犯罪法培训班。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关工委领导、镇街关工委报告员50余人参加培训。丹东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励威听取了讲座。市关工委副主任谢欣田主持了培训班。
主讲人逄燕妮,以案释法、视频展示等形式,为与会者详细解读了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即“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重点介绍了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强调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国家责任和协作体系等。讲座内容既有理论,又紧密联系实务,解读了“两法”修订对关工委赋予的职责,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就关工委如何与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协作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提示。
讲座后,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励威,对进一步推进开展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做了讲话。她指出,开展教育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要抓住教育重点和契机,融入到家庭家风家教建设、关爱活动、帮教转化失足儿童,问题儿童中进行。要加强有关法律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为青少年送法能力,组织青少年开展法治体验活动,向青少年推出更多的法治文化作品。她强调,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同时加强与检察机关和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推动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深入开展,共同承担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