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厦门市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带关建”建设工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05月28日  来源: 厦门市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2018年,福建省关工委下发《关于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闽委组通〔2018〕90号)文件,对我市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系列重

2018年,福建省关工委下发《关于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闽委组通〔2018〕90号)文件,对我市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528101739.png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政治建设

首先是加强政治引领。各级党委、关工委及时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厦门是层层贯彻,从市委常委会到各基层党委都组织了传达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去年12月10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同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门听取市关工委的工作汇报。会议对市关工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市各区也参照市委做法,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听取关工委的工作汇报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辉跃专程来到市关工委调研,研究制定全市新闻媒体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计划。《厦门日报》开设专栏,厦门电视台制作专题报道。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厦门市委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赵龙上任的第一天就到关工委,与老同志们亲切交谈,支持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关工委每年的工作意见都以市委办名义下发。市委副书记陈秋雄专程带队调研市关工委。分管领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沈阳亲自担任关爱联盟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市长亲自参加市关工委的重要活动。

三是市委为全市树立了榜样。市委的重视和表率带动各级党委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体现党建带关建工作。各区各部门的党委党组都向市委看齐,例如海沧区委就结合区情,为区关工委工作划重点、指方向。区委书记要求区关工委挖掘耕读文化,发挥对台作用,选聘台湾青年来兼任基层党委主任助理等。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组织建设

2019年,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市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厦委组〔2019〕22号)文件,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为主线,以创建“五好”关工委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关工委组织力和关工委组织覆盖率。目前我市共有街道(镇)38个,社区(村)528个,已建立关工委组织有562个,基本实现了关工组织的全覆盖。

2019年,市关工委、市工商联、市非公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非公企业中进一步推进建立和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的通知》(厦关工委〔2019〕10号)文件,加强了我市非公企业中的关工组织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据统计,我市各区现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1757家,其中已建立关工委组织的有542家。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班子建设

近两年,我市关工委根据工作需要,两次以市委组织部名义发文,调整充实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目前我市市、区两级关工委机关共有78人,其中退休老同志56人。

区一级关工委班子实行双主任制,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部长兼任第一主任,政府一名领导联系关工委,同级班子退休老领导担任主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关工委组织基础。

各街镇、社区(村)关工委班子建设逐步健全,近几年,结合基层换届选举之际,新老班子进行了较好交替。街(镇)关工委主任普遍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社区关工委主任均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主任为关工委副主任。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动员更多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厦委组〔2017〕34号)文件要求,目前全市现有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志愿者21987人,建立五老志愿队伍696支,2019至2020年共开展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3689场。

2017年,市关工委与市直机关党工委联合下发《中共厦门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组织市直机关离退休老同志参与社区(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施意见》(厦直党〔2017〕5号)文件,已促成全市34个市直机关单位的关工委和退休老同志与34个社区(村)关工委挂钩结对,开展关工共建活动。目前,全市各级关工委共建活动项目有1390个,参与共建的单位有1650个。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阵地建设

厦门市各级关工委结合各自实际,挖掘整理历史人文资源,建立整合了一批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化教育、科技技术普及和农业知识学习践行的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厦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二期项目,总占地面积101.88亩,已开始动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3000多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我市六个区结合自身资源分别建立区级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全市已整合挂牌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115个,2019-2020年,组织201726人参观学习。以各类基地为阵地,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教育活动。2019-2020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约有5000余场,参与的青少年总人数约60万人次;开展冬、夏令营1859期,参与的青少年总人数达12万人次。

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作用发挥

一是引领关工委组织扎实抓好立德树人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关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和关爱服务。我市关工委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中华魂”“三爱四史”等青少年普法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三是把基层关工委触角向居民楼栋、社区网格延伸。2017年,市关工委曾会同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厦民〔2017〕33号)文件,要求全市各基层关工委主动融入社区网格化服务。2020年,我市授予11个基层关工委融入网格化服务的示范点。全市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社区有408个,占比72.6%。

四是推进关爱服务体系和关爱服务能力的提高。我市各级关工委针对支持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着力点,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通过项目帮扶、结对帮扶、阵地帮扶等方式去关心关爱青少年。2019-2020年,各级关工委组织科技、卫生等快车团队,司法、农技等服务队深入基层服务青少年1454次,全市捐资助学资金7134余万元,资助青少年129853人。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