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市级关工委动态

武汉大学关工委开展系列“四史”教育活动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05月14日  来源: 武汉大学关工委
摘要:武汉大学关工委发挥学校历史优势、环境优势和理论优势,发掘珞珈山红色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四史”教育活动。一、珞珈银龄四史宣讲团在行动武汉大学珞珈银龄四史

武汉大学关工委发挥学校历史优势、环境优势和理论优势,发掘珞珈山红色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四史”教育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518093934.jpg

一、珞珈银龄四史宣讲团在行动

武汉大学珞珈银龄四史宣讲团于3月26日成立,第一批团员15人,涵盖文史哲工医等多个学科方向。自成立以来,老教授们已经走进院系、兄弟高校、社区开展了十余场宣讲报告。

1、宣讲团团员、学校党委原书记李健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以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一批武汉大学革命先驱,在一百年前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做出的特殊贡献。

2、宣讲团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夏建国教授以《百年辉煌的基本经验 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依据中国国情、时代实践主题,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宣讲团团员、化学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金春华教授还兼任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道四史宣讲员、中建三区四史宣讲员,他以自己的堂祖母、中共五大代表张金保同志的生平故事,为广大听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和对党无限忠诚的坚强信念。

微信图片_20210518093937.jpg

二、老少手牵手共建座谈会显影响

4月7日,机关离休第一党支部与哲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共同举办“携手忆党史 共建话传承”主题座谈会。7位平均年龄超过91岁的离休干部党员与青年学生党员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仰对话”。活动通过腾讯直播进行,受众近千人。

1、离休党员王熙纯:回忆起72年前随队伍南下渡江、在枪林弹雨中解放南京的那段经历。

2、离休党员莫素珍:88岁的莫老师向年轻大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分享自己的入党初心。

3、离休党员赵学禹:“党是我的爹和娘,党是我的谷和粮。没有党,就没有我。”90岁的赵学禹讲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十分激动,几度哽咽。从极穷、极弱、极苦的山沟沟里逃荒出来,从没有穿过家里的一双鞋、没有吃过家里的一顿饱饭,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领导他参加革命,学习知识,从一个叫花子成长为一位大学老师。

老党员们的亲身经历和肺腑之言深深触动了现场的青年大学生党员。“几十年过去了,老党员们依旧初心不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个世界上真有一种信仰,可以经历时光的流逝而毫不褪色,跨越时代的变迁却历久弥新!”这是学生党支部书记杨小叶的真切感受,她表示要以老党员老同志为榜样,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国家之栋梁”。2019级硕士生党员汤尧表示将学习好红船精神,传承老党员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019级硕士生党员任泽森表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在我们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将实干担当,不负前辈们的期望。

微信图片_20210518093940.jpg

三、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有作为

武汉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于4月9日成立,学校党委原书记、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李健任名誉会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原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教授出任老科协首届会长。老科协一成立,就在决策咨询、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优势和作用。

4月22日,老科协走进武大附中,开展党史教育、进行科普宣讲。土建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欧珠光老教授以《从孤儿到教授》为题,介绍了自己在党的关怀下,从孤儿成长为一名教授的故事后。两院院士李德仁做《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发展概览》报告,他回顾历史、历览前贤,为同学们介绍了新中国科技事业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发展的不易,也以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们的求知兴趣,更以其独有的人生阅历、家国情怀激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复兴中华。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