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景德镇市关工委工作暨“五老”先进表彰会议在市发展中心会议厅举行。市委副书记王前虎出席并讲话,市关工委主任周华保作工作报告。
会议由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余昭安主持,市关工委副主任万军、曹济仁、占和平、程爵解、江列东分别传达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孙春兰副总理的讲话精神,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所作的题为《三十载坚守初心担使命,新时代托起朝阳育新人》的工作报告以及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传达了市领导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的批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汪春艳宣读表彰决定。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陈颖以及各县(市、区)关工委主任、报告团团长、办公室主任,市直单位关工委主任和本次评选出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参加。
市委副书记王前虎,饱含深情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受市委书记钟志生、市长刘锋委托,向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付出心血的“五老”表示衷心感谢和致意。他充分肯定了市关工委的工作:活动载体更加丰富、活动基地更加完备、工作品牌更加突出、自身建设更加强化。市关工委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实属不易、可喜可贺。王前虎对2021年全市关工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工作举措,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发展;三是压实工作责任,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周华保在报告中回顾2020年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紧扣“大手握小手,服务青少年,圆梦青少年”的目标,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弘扬好家教好家风”教育活动,推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活动。全市建有关爱报告团84个,报告团成员636人,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38场次,受教育青少年128000余人次;全市建有教育基地48个,其中红色基因、革命传统教育的20个;科普类的13个;关爱困境、留守儿童的2个;弘扬陶瓷文化的8个;其他类的5个。市关工委参与建设的有13个,并在江西亮剑之旅教科基地和乐平红十军建军旧址、共产主义水库等十二个基地进行了挂牌。
清明节前夕,各级关工委在网上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文明祭扫活动,参与者400余人次,参与“七一”、“八一”纪念活动120场次,参与者6000人次;“十一”纪念活动的60场次,参与者3000人次;乐平市第九小学“中国梦——追梦思想道德长跑日记”获江西省教育厅思想道德教育品牌一等奖,举行“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活动50余场次,受教育者达6000人次,市关工委编印的《画说景德镇》少儿(3一8岁)绘本初稿已通过审核定稿,“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宣讲活动和组织征文活动。收到读后感和征文文章120篇。
组织了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学生、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市公安干警贫困家庭学生和景德镇学院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帮教的资金发放活动,资助贫困学生107人,发放帮扶基金20.9万元,双肩包80只,其中帮扶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34人,每人助学金4000元;其他贫困学习73人每人1000助学金;同时决定从今年起,市关工委7名正、副主任对7名新入学大学生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至大学毕业。争取企业爱心扶贫助学金1081.2万元,帮扶贫困学生10405人。原市环保局顾问,95岁高龄的抗日老战士张新城,今年捐款10万元,帮助2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
目前全市已创建“零犯罪零伤害村(社区)”200个,学校60所;在抗击商情防控中,组织“五老”募集捐款37.5万元。发动“五老”积极向《中国火炬》、《育人》导刊等主流媒体撰稿投稿;市关工委编印了《工作简报》四期,发送到市党政及相关部门、10个兄弟市关工委和交往密切的17个外省地市进行交流,制作了《我们一起走过》工作新闻纪实片;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和数据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提高稿件上稿量、在全市各级关工委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在各媒体上稿650篇。
2021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五老"关爱工程,为培养担当民主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再续瓷都关工新篇章。
会上,宣读了景德镇市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关工委主任周华保、乐平市关工委主任徐有根、浮梁县关工委主任吴木才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并向他们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同时,对全市5O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浮梁县关工委主任吴木才代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乐平市后港镇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汪庭杰代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作了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