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疫情发生后,松滋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定下工作目标:要实现疫情期间接受网课学习的学生实现心理辅导全覆盖。
“五老”代表杜若献爰心。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不少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开展在线学习,为改善孩子们的网络学习环境,松滋市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优势,深入全市各社区和偏远乡村,以多种形式关心下一代的学习和生活。
卸甲坪土家族乡地处松滋西南边陲,是全省重点插花贫困乡。4月27日,记者跟随松滋市关工委来到这个素有“荆州屋脊”之称的偏远乡镇,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镇泰民族学校教导主任周扬帆为孤儿一对一辅导
该乡镇泰民族学校五年级学生小方(化名)家庭条件困难,常年跟随年岁较高的姑妈生活,不具备开展网络学习条件。
得知小方的实际困难后,松滋市关工委决定对其进行走访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得知,小方在7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早年带着年幼的弟弟回了娘家。年幼的小方很早就跟着姑妈生活。
工作人员了解到,小方有一位叔叔住在同乡的乌溪沟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为帮助小方开展网络学习,使成绩不被落下,松滋市关工委经过反复电话沟通,落实了小方的网络学习问题。
松滋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小左(化名),父母都是医生,疫情期间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网络教学开始后,她只能一个人在家上课。
对父母的担忧,对未知疫情的恐惧,小左无法与人诉说排遣,只能独自默默承受。松滋市关工委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学校对接,和老师沟通,安排心理咨询师上门服务。
心理咨询师邓卫华为中小学生录制心理咨询网课
心理咨询师邓卫华负责“一对一”帮扶小左。疫情期间,邓卫华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定期上门服务,为小左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小左变得开朗了,愿意分享和诉说内心的感受,更有了理性面对疫情的勇气。如今,邓卫华已经成了小左的知心朋友。
疫情发生以来,像小方、小左这样的帮扶案例,松滋市关工委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
松滋市关工委主任胡婷悦看望学生
为帮助更多的孩子们开展心理疏导,松滋市关工委和松滋市教育局合作,针对少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录制辅导课程视频,并纳入网课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疫情的正确心态。
松滋关工委和学校开展新生命教育活动
在一系列的网络心理抚慰和疏导过程中,松滋市关工委先后组织覃章海、肖干才、宁远俊等优秀“五老”代表,组建七个辅导组,在松滋全市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帮助。据松滋市关工委主任胡婷悦介绍,截至目前,松滋市已组织3500多名“五老”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文化熏陶和品德教育等工作,真心帮助青少年,切实关爱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