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朝阳日报》刊发《朝阳市各级关工委扎实推进关爱留守和困境儿童工作》
辽宁省朝阳市各级关工委以帮扶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重点,扎实推进关爱服务工作,通过结对帮扶、资助帮扶、心理帮扶等形式,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温暖。
朝阳市关工委坚持把结对帮扶作为关爱工作的首要环节,全市各地关工委动员4828名“五老”与4250名留守和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给他们以亲情般的关爱。龙城区87名留守儿童全部落实了责任人和监护人,191名困境儿童全部落实了帮扶救助措施。西大营子镇老干部车国臣主动把孤儿接到自家吃住。喀左县平房子镇老教师曹玉兰连续9年义务为300余名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先后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生。建平县沙海镇常务副主任张林运用司法援助和司法调解手段为3名困境儿童解决了抚养费问题。
同时,全市各地关工委积极动员争取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增强帮扶实效。去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多方筹措资金391万元,帮助6245名青少年缓解了学习和生活困难。喀左县关工委祥华未成年人关爱中心争取外地爱心人士捐资助学、扶贫解困资金50.1万元,举行8次社会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学生1255名。凌源市关工委企业爱心帮扶团为寒门学子提供助学资金11.6万元,成立4年来已捐赠助学款物90多万元。朝阳县各级关工委通过借力运行机制动员社会资金46万元,有效发挥了扶贫助学作用。市关工委关爱团大爱无疆团队为137名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29.8万元,为307个贫困户捐赠10万元的米面油,荣获“全国最佳自愿服务组织”殊荣。
关工委还通过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搞好管护服务,运用资源共享方式建设少儿之家、“第二课堂”、四点半学校等活动阵地1178处,为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困境儿童课后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利场所和良好条件。特别是有60多名五老主动利用自有资源为孩子提供服务,如凌源高柏龄的爱心小屋、姜华的校外书屋、戴连胜的联盛书屋、朝阳县许宏夫的假日书院、喀左张凤珠的关心下一代书屋,都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朝阳日报 记者 王甲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