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川渝两地关工委开展丰富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9月10日  来源: “渝露春苗”公众号
摘要:历史的回响激荡人心,红色的星火照亮前路。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川渝各级各地关工委策划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以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

历史的回响激荡人心,红色的星火照亮前路。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川渝各级各地关工委策划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以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深情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更致力于将伟大的抗战精神根植青少年心中,点燃他们赓续红色血脉的爱国热情。

在活动组织与实施中,各地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群体的独特优势,他们以亲身经历为“活教材”,用饱含深情的讲述将尘封的抗战故事娓娓道来,让抽象的历史叙事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悟、可践行的坚定信念;各项活动深度挖掘并融合川渝地区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推动历史记忆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在沉浸式体验与情感共鸣中,实现了伟大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中的“活化传承”。

触摸历史温度  汲取精神养分

20250910_100201_022.jpg

苍溪县白鹤乡小学在观看展览

作为深化青少年历史认知、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主题宣讲教育活动凭借其感染力强、互动性强的特点,让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青少年的个体感悟深度交融,引导他们在聆听、交流与思考中触摸历史温度、汲取精神养分。

7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关工委在狮子山校区召开“五老”宣讲团集体备课会。会上,专家围绕宣讲方向深入研讨,就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建言,提出将集体备课制度化、组建专题组、推动“五老”进课堂听评课,并整合资源建立宣讲人才库。此次活动凝聚“五老”力量、共商宣讲内容,将以生动形式讲抗战历史、传红色基因,为后续宣讲奠基,助力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子家国情怀。

今年以来,广元市苍溪县以“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教育为载体,通过主题征文、图片展览等形式,将宏观历史叙事与微观个体感悟相结合,激发青少年“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看到这些图片,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伟大,他们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 初三学生张晓柯激动地说。“我们开展这些活动,希望让同学们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热情。”苍溪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苏国成说。

20250910_100201_023.jpg

永川区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成员赵厚庆在宣讲中

在重庆市永川区,当地关工委打造的“烽烟卷怒火——留在永川的抗战记忆”系列主题宣讲活动,同样深受师生欢迎。近日,该区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成员赵厚庆走进板桥初中,讲述了永川在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从动荡时局下文人的呐喊抗争,到日军轰炸永川城区时人民遭遇的苦难,再到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战斗,一个个故事勾勒出永川人民在抗战中的不屈精神,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伟大。

激荡烽火记忆 熏陶浸润心灵

近日,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五老”郭文友创作的80米长剪纸作品《铭记历史 振兴中华》在当地引起巨大关注。该作品宽约1米,由45张剪纸组成,历时4个月完成。作品以抗战历史为题材,运用阴刻阳刻结合等形式,生动展现了聂荣臻、赵一曼等抗战英雄的光辉形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的壮烈场景,方寸之间尽显历史厚重与家国情怀。

作品一经展览,便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大家在细腻的剪纸纹路间重温抗战岁月,感受英雄事迹的震撼与非遗艺术的魅力,不少人驻足拍照留念。更有参观者表示,这样的作品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既传承了非遗技艺,又让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

川渝两地关工委创新传承载体,通过艺术表演与创作,搭建历史与青少年的情感桥梁,让红色记忆在审美体验中鲜活起来,让抗战精神在艺术熏陶中浸润心灵。

在成都,多元艺术活动成为青少年感悟历史的生动课堂。金牛区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聚焦“声音的力量”,组织青少年开展抗战影视配音与红色合唱排练:孩子们通过模仿经典抗战影视片段的台词与语气,沉浸式重现战火纷飞的历史场景;而沙河源街道长久社区则将画笔化作“对话历史的媒介”,把绘画教学与红色故事讲解紧密结合,孩子们在调配色彩、描摹轮廓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更在一笔一画间读懂了英雄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20250910_100201_024.jpg

红色儿童舞台剧《战地红缨》

7月20日晚,大型红色儿童舞台剧《战地红缨》在南充市南部县红岩子小学上演。该剧作为红色爱国经典励志作品,讲述儿童团与八路军的感人故事:懵懂孩童卷入战火,却以勇气扛起抗战重任。舞台上,小演员以真挚情感与出色演技,诠释出同龄人的担当。观看演出的孩子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将永远铭记历史,不忘抗战英雄的伟大付出,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立志争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时代新人。

“沉浸式”体验 传承红色基因

军事夏令营的热血历练、红色研学的深度探寻,为青少年搭建起触摸历史、感悟精神的沉浸式教育场景,让红色基因在亲身体验中扎根生长。

这个暑期,绵阳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精心策划红色军事夏令营,将“硬核”体验与精神传承紧密结合。活动中,青少年投身紧张的实战演习,在模拟战场的攻防对抗中体会军人的使命担当;还参与野外生存训练,在搭建帐篷、寻找水源的过程中感悟抗战时期的艰苦卓绝。他们还走进两弹城纪念馆,在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前,聆听“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攻坚克难的故事。“作为军人子女,我要像父辈一样,把汗水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营员代表龙柯翰的话语铿锵有力,道出了这段经历在他心中种下的责任与担当。

20250910_100201_025.jpg

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副团长陈世贵与重庆师范大学实践团及社区孩子们合影留念

重庆市綦江区关工委则以“身边的历史”为切入点,让红色研学更具温度与共鸣。老战士报告团副团长陈世贵走进文龙街道回龙湾社区,以“铭记屈辱史,吾辈当自强”为主题,为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智启綦乡,化梦綦航”实践团和社区孩子们,开启了一堂直击心灵的红色教育课。他以七七事变为叙事起点,巧妙串联起綦江本地抗日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将地方抗战史与全国抗战历程紧密衔接,让孩子们明白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过怎样的热血抗争。

讲述过程中,当忆及当年并肩作战却不幸牺牲的战友时,陈世贵声音哽咽,眼中满是深切缅怀;而谈及如今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时,他又挺直腰杆,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振奋。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故事,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深刻理解了“铭记历史”的重量与“吾辈自强”的意义。

从军事夏令营的实践磨砺,到红色课堂的精神洗礼,川渝两地关工委以多元沉浸式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品读历史中坚定信念,在追寻足迹中汲取力量,在亲身体验中茁壮成长,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真正成为激励他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Copyright©1990-2025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