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云南省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10周年成就与展望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1月06日  来源: 云南省关工委
摘要:总结经验 巩固拓展进一步擦亮云南省关工委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工作品牌云南省关工委主任 张百如云南省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已经10周年了。这10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深

总结经验  巩固拓展进一步擦亮云南省关工委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工作品牌

云南省关工委主任  张百如

云南省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已经10周年了。这10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深入推进未司项目的10年,是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勇于担当与甘于奉献的10年,也是未司项目取得辉煌成就的10年。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既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国外敌对势力与我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渗透更加多样,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加之由于我省特殊的省情,致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长期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这不仅使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生蒙上阴影,而且对家庭的幸福安宁带来伤害,并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怎样教育挽救涉罪的未成年人,是关心下一代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省关工委积极主动应对这个课题,在省委、省政府有力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顺应时代需要,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新途径。

云南省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2010年,省关工委在昆明市盘龙区开展未司项目试点,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有效降低了未成年人发案率30%以上。二是分流出的涉罪未成年人经过“五老”热心帮教矫治,重新走上人生正轨。三是探索了开展未司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四是组成以“五老”为主体的项目日常工作班子和队伍,不但较好发挥了“五老”的政治思想、经验、时空等优势,而且显著减少了项目工作的人员行政成本。

试点实践证明,未司项目是关心下一代、挽救矫治涉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的一件大实事,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举措,这是一种可复制可推行的工作经验。于是2017年省关工委在全省推开未司项目。

十年来,着重抓好了以下方面工作。

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采取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以及调研指导等多种方式,组织各地认真学习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诉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未司项目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避免其背负身心上的阴影,重塑生活信心,更好走上人生正轨,促进家庭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是一项事关千秋万代,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精神上来,为开展好未司项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科学制定目标。明确规定了未司项目的5项主要工作任务,即开展普法教育,依法参与办案机关诉讼活动,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向办案机关提出建议,对分流出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治。做到任务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建立未司工作组织机制。省、州(市)建立以政法委书记或副书记为组长、关工委和政法委一名领导为副组长,公、检、法、司、教育、民政、团委、妇联一名领导为成员的未司项目指导小组;县(市区)设立未司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指导(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政法委领导、多部门协作配合的未司项目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以“五老”群体为主体、专业化为辅助的合适成年人工作队伍,每年举办一至二期未司项目工作培训班,紧紧围绕为什么做未司项目?未司项目做什么?未司项目谁来做?如何做未司项目等问题开展培训,先后培训了1200余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还编印了6本项目工作指导手册印发各地学习使用。使未司项目专、兼职工作人员切实掌握相关的法律、政策、工作的程序以及方式方法等要求,清楚应该怎样开展工作,从而不断推进了工作,增强了工作实效。

建立保障机制。明确了各级未司项目办公室工作经费。其中县(市区)年度工作经费不少于12万元,并由初期从同级综治维稳经费中支出,过渡到了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做到有钱办事。加大工作检查督促力度。建立项目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对项目工作进度和成效进行年度评估。评估工作虽不打分、不排名、不通报,但可找出差距、改进工作。

10年来,未司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是一项党政组织、社会和家庭公认的“民心工程”。

坚持源头治理。十年来,共开展法治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30余万场次,受教青少年达3211万余人次,促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纪意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积极参与诉讼活动。未司项目顺应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全国率先推行合适成年人制度,为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为《刑诉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按照《刑诉法》有关规定,未司办人员以合适成年人身份,依法参与办案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有关诉讼活动,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切实维护了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十年来,各级未司办共派员参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讯问共50581人次,参加对未成年被告人庭审活动5280次。

开展社会调查,为处理案件提供参考。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犯罪原因、悔罪情况、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十年来共对12266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提出了翔实的社会调查报告。并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对涉罪未成年人向办案机关提出了分流建议。

热情帮教矫治涉罪未成年人。对办案机关分流出来的涉罪未成年人,在不脱离学校、家庭、社区的环境下,采取“一对一”“二对一”等措施,通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组织参加公益活动,以及对就学、就业、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进行帮扶等多种措施,热情耐心地开展帮教矫治,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重新走上人生正道。

一大批涉罪未成年人重新走上了人生正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未司项目开展十年来,分流出来的涉罪未成年人,他们有的复学后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有的找到了正式工作;有的学到了一门手艺,自食其力;有的回到农村帮助父母搞好种植、养殖,提高了生活水平;还有的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道路。据统计,2013年全省法院判刑人员中未成年人占9.03%,2023年降至2.56%,下降幅度达60%,真正成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十年的未司项目工作实践,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是坚持党委、政府领导,是做好未司项目的根本保证。未司项目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关工委、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肯定未司项目,并给予关心支持。这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的根本保证。

二是建立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是未司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未司项目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提供了先进实践经验,在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有所反馈,取到了自下而上推进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相关法治建设的进程。

三是坚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是未司项目不断完善的关键所在。坚持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是未司项目有效实施并成为具有鲜明云南特色的著名工作品牌的关键所在。

四是坚持依法办事、主动作为,是未司项目持续发展的保障。严格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事,把握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及“宽容不纵容”的尺度,是未司项目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遵循。

五是坚持初心使命、甘于奉献,是做好未司项目的力量支撑。广大“五老”以崇高的情怀和满腔的热忱,以大爱之心、大善之情,不为名不图利,为未司项目工作奉献爱心和余热。十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最美“五老”、最美“银发老人”。

新时代,未司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加之我省特殊的省情,未司项目任重道远,我们要顺应时代需要,坚持和拓展工作,探索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新途径。

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部署,不断深化对未司项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要从充分认识我省社情、民情、文化和充分认识我省青少年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怀着对下一代负责和实现中国梦云南篇章的情怀,满腔热情地关心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工作。

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的工作部署与未司项目融合推进。要紧紧围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的要求,突出教育预防、讯问维权、社会调查、分流建议、帮教矫治重点,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理,恢复性司法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为不断实现我省未成年人犯罪数和在全国排名“双下降”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未司项目的有效运转,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区域的协作,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需要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要始终坚持党委政法委领导、关工委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主动通报工作情况,共研突出问题,共商对策措施,形成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和在未司项目工作中承担的任务,主动自觉参与、支持、配合项目工作,形成各尽其责、协同共进的工作合力。

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展工作。未司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党政、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共同发力,要构建社会支持平台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在未成年人司法中的介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能力,将部分政府、学校、戒毒机构、企业、专门学校等力量纳入未司项目范畴。要依托未司项目建立党政机关主导,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社工机构等跨部门联合的多机构合作机制,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家庭开展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和帮教矫治。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对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治疗、法治教育、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要充分整合现有社会支持资源,协调地方、企业、专门学校、共建社会化观护基地,创新“五老”+帮教模式。

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要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规律性,提高宣传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要明确成员单位的任务和职责,避免多头重复的宣传教育。要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年龄等特点,结合各地未成年人犯罪和实际开展宣传教育。要完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制度。要加强未成年人家长的教育指导,有侧重地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对已经产生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家长进行重点走访、谈话。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合适成年人队伍建设,选拔品德良好,业务精湛,熟悉法律,作风正派,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尤其是选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专业、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合适成年人,要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的作用,吸纳更多专业人员和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志愿者充实工作队伍。要不断强化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专兼职结合、覆盖乡、镇(办事处)的合适成年人队伍建设。要一如既往抓好合适成年人队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未司项目工作队伍。要建立合适成年人库和专家库。要强化未司项目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