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600名粤港澳青少年以七巧板搭起科技交流桥梁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4年12月12日  来源: “广东关心下一代”公众号
摘要:12月8日上午,“科技强国有我”第11届广东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粤港澳青少年邀请赛在广州市英东中学举行。粤港澳青少年及家长、带队老师共600多人参赛。领导嘉宾

12月8日上午,“科技强国有我”第11届广东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粤港澳青少年邀请赛在广州市英东中学举行。粤港澳青少年及家长、带队老师共600多人参赛。

1.jpg

领导嘉宾出席邀请赛


“科技强国有我”,

粤港澳青少年“比拼”七巧板

在位于广州南沙的英东中学体育馆内,来自粤港澳多所学校的参赛青少年齐聚一堂,紧密配合,齐心协力设计手中的七巧板,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这场创意比拼之中,现场紧张有序。本场邀请赛为现场团体赛,设亲子组、小学高年级组和中学组,每幅作品要求运用不少于10副七巧板,结合美术形式进行创意组拼。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创意与智慧的比拼,更为粤港澳青少年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2.jpg

来自粤港澳多所学校的青少年组团参赛

就读于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的学生魏琦(化名)和同校小伙伴组队参赛,“为了这次邀请赛,我们经常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练习,模拟现场比赛的情形。”她说,在备赛过程中不仅提升了美术创作能力,科技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一件件充满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与科技创新意识的七巧板创意作品惊艳亮相。作品不乏航空航天、大国重器等科技元素,更巧妙融入大湾区的地标景观,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了参赛青少年对科技主题的深入理解与精彩诠释,还蕴藏着对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美好设想,勾勒出粤港澳青少年眼中大湾区未来的绮丽蓝图。

3.jpg

学生们展示参赛作品“科技强国有我”

本场邀请赛设置了亲子组,吸引众多港澳籍学生家庭踊跃参与。其中,香港籍学生沈迪(化名)和爸爸妈妈一同参赛。沈迪的爸爸介绍,赛前全家齐心钻研七巧板的构造与玩法,日常也热衷阅读科技读物、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围绕竞赛主题做足了准备。小学二年级学生小奥(化名)也是一家三口参赛,小奥妈妈认为活动对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沟通很有帮助,“平常跟孩子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而这次参加亲子共赛,我们能在创作过程中更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

厚植科普沃土,

助青少年树立创新志向、追逐科学梦想

自 2014年起,广东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活动至今已举办11届,影响力不断扩大。本届竞赛活动由省关工委、省科协指导,省直关工委、省科协关工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办,以“科技强国有我”为主题,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发展能力,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本届竞赛活动专门设立了粤港澳青少年邀请赛专场,并得到香港中联办广东联络部、澳门中联办广东联络部和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4.jpg

领导嘉宾观摩比赛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陈勇,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周佑英,省关工委副主任吴子刚,省关工委副主任、省直关工委执行主任梁晖及相关单位领导嘉宾出席观摩邀请赛,并就持续办好竞赛活动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陈勇谈及青少年科普的重要性,“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以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土壤,科技创新成果如同土里长出来的‘粮食’。只有土壤足够好,才能长出优质的‘粮食’,也就是说,良好的科普基础,才能催生亮眼的科技创新成果。”陈勇指出,激发科学兴趣应从娃娃抓起,七巧板创意制作作为一项有益的科普活动,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贤分享了她在教学中引入七巧板创意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成功改善班级氛围的教育实践经历,希望能大力推广七巧板创意制作活动,惠及更多青少年。

5.jpg

邀请赛现场

本届竞赛活动设邮寄作品赛和茂名、梅州、广州与粤港澳青少年邀请赛专场等4个现场赛区,共征集到8059幅作品,4个现场赛区共5400多人参赛。接下来,主办单位将组织作品评审,表彰一批优秀作品。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