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团市委指导,重庆市关工委、四川省关工委、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市少工委、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华龙网集团、渝中区委宣传部主办的“追寻照耀巴蜀大地的红色光芒—川渝青少年探寻红色文脉活动”启动仪式在重庆市人民小学举行。重庆市关工委主任何事忠;四川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清华,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省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王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书记、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谯建,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幸军,团市委副书记贺秀山,重庆华龙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春燕,市教委原副巡视员、市教育新闻研究会会长黎拥宪,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党委书记杨浪浪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川渝70所中小学书记校长及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重庆市关工委副主任韩国涛主持启动仪式。
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韩国涛主持启动仪式
仪式在人民小学师生带来的原创思政音诗画《做祖国需要的人》表演中拉开序幕。重庆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华龙教育总经理王大伦发布“川渝地区20个红色文脉主题(第一批)”和“川渝青少年探寻红色文脉活动专题片”。朱军向“探寻川渝红色文脉活动”指导教师代表、华龙网小记者代表授旗。何事忠、曾清华共同宣布“追寻照耀巴蜀大地的红色光芒—川渝青少年探寻红色文脉活动”正式启动。
何事忠、曾清华共同启动“川渝青少年探寻红色文脉活动”
王大伦发布红色文脉
杨浪浪致辞
杨浪浪表示,重庆市人民小学校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80年来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科学落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校本化实施,将思政教育全面深刻而又温润细腻地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川渝青少年探寻红色文脉活动”在人民小学校启动,不仅是对红色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青少年一次深刻的思政实践教育。
李春燕致辞
李春燕表示,川渝两地历史同脉、文化同源、革命同心,留下丰富而珍贵的红色资源。本次活动是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有益探索。在此前连续举办三届的“华龙网小记者探寻历史文脉活动”的基础上,聚焦“探寻川渝红色文脉”,组织华龙网小记者从重庆走向四川,向世界讲述巴蜀红色故事。
谯建致辞
谯建表示,红色文化是巴蜀大地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重庆市教育系统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深化红岩精神的教育价值研究,构建大中小思政育人新格局,奏响思政育人“协奏曲”,组织选拔华龙网小记者开展“探寻川渝红色文脉”活动,探索红色教育新模式,创造红色文化新表达,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意义重大、正当其时。
川渝地区20个红色文脉主题(第一批)发布
本次“川渝青少年探寻红色文脉活动”分为公益选拔、作品征集、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将在川渝70所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示范学校中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华龙网小记者,围绕发布的20个红色文脉主题进行实地探寻,通过观摩一件件党史文物、瞻仰一座座英烈丰碑、讲述一个个革命故事,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记录红色足迹,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据悉,本次活动是重庆市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市委“一号工程”,着力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体系的具体举措之一。接下来,市关工委将不断深化川渝两地关工委合作交流“四个一”活动,召开渝西川南片区关工委工作交流会;开展第一届“川渝携手·关爱明天—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夏令营;持续打造《关爱明天》杂志宣传平台,高位推进川渝两地关工委交流合作,共话川渝两地关工委协同发展新思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心共谱“关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