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全省关工委办公室建设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全省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水平,抓好通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讯员的理论修养和宣传水平,更好地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大局服务,6月13日至14日,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座谈会暨通讯员培训会。省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蒋惠莉、省关工委副主任孙波出席并讲话,会议由省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林炜主持。
会议开始,孙波就办公室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宣传工作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充分理解宣传工作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职责定位,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要深入基层调研关工委工作,挖掘典型经验,写出有影响力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新闻信息。
随后,省关工委邀请新华社、各界导报社4位优秀媒体记者、编辑为授课老师,分别就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技巧、关工委融媒体知识以及信息稿件上传方法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作了专题讲座。4位老师结合多年的岗位经验,通过实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林炜通报了各市关工委信息系统填报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各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委员会分管副主任围绕推进办公室建设、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提高履职能力、做好服务保障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
受省关工委郑小明主任委托,蒋惠莉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全省关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讯员在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辛勤付出与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蒋惠莉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指引,全省各级关工委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六教育一帮扶”,在推动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11号文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她强调,全省关工委办公室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要把牢政策标准,严明纪律规矩;要从宏观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参考和依据;要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促进办公室工作提质增效。要聚焦下半年重点工作,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家风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挖掘“五好”关工委、“五老”先进典型事迹和各地先进工作经验,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强大合力,推进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陕西省关工委召开《老红军的故事》后续工作会
据了解,省关工委正在积极推进多项工作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编撰并出版《老红军的故事》图书以及相关融媒体制作项目;编辑出版10册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以问题为导向、亲身经历分享为主、专家辅导为辅线上线下结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短视频科普栏目正在积极筹备中,旨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认识到关工委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安康市关工委办公室王飞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将认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用更加专业的态度投身到关工委宣传工作中去,为关工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通讯员的专业技能和思维模式,还强化了大家对宣传工作的责任感。作为基层通讯员,我要带着如火的情怀,做到报道迅速准确,有深度、有温度,有效服务关工委宣传工作,为营造关心下一代良好氛围贡献一份力量。”来自榆林市关工办政秘科高锐深有感触。
本次通讯员培训采取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省关工委办公室相关同志,各市、区关工委、省教育、司法系统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线上参与人数988人次。
6月14日,省关工委组织参会人员到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易俗社展陈馆参观学习。
据了解,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作为我省首个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现有馆藏展品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科普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易俗社作为我省关心下一代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开设培训课等方式,让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多内容多形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当地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平台,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