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为统领,继续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细则》精神为主题主线,坚持以服务和助力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以突出重点 、抓出特点、创出亮点为重要遵循,不断开创关心下一代的新局面。
一、青少年教育工作有新进展。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工程”持续推进。扎实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印发《青少年党史学习活动方案》,充分利用我省红色资源,命名“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63个,“全省最佳工作品牌〞100个。注重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大庆市关工委以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为契机,开展“致敬铁人”“跟着铁人脚步走”系列活动。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吸引力。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倡导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弘扬劳动、奋斗、奉献、创造精神,助力青少年明确人生坐标。联合宣传、教育等部门,依托主流媒体、学校讲堂等阵地,开展“学四史、感党恩”演讲、征文、摄影、绘画等活动,坚定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三是“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更具活力。配合宣传、教育、团委等部门,依靠“五老”和教师两支队伍,使读书活动在空间上从学校向社区延伸,在时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内容上从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延伸。佳木斯市关工委将“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三江英模、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相结合,增强青少年热爱家乡、感恩家乡的情怀。四是“三法”教育对象和途径进一步拓展。在加强青少年《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三法”)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家庭社会宣讲“三法”活动。双鸭山全市中小学都开通了法律咨询援助热线,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
二、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工作有新亮点。
一是“十小明星”活动深入开展。各地关工委和教育部门将“十小明星”活动纳入年度计划,列为工作重点,制定了活动方案,建立了考评机制,加大了宣传力度。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关工委将“十小明星”与学校、社区活动相结合,创新开展“守法小公民”“环保小卫士”“劳动小能手”等活动。全省有13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争做“十小明星”活动,5.78万名中小学生被评为“十小明星”。二是“乡村振兴'五老'行动”扎实推进。各级关工组织充分发挥“五老”在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的优势,参与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动员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创业,为培育乡村振兴青年领军人才队伍做出了积极贡献。全省农村参与培训的“五老”28232人,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2432次,培训青年35万多人,培训致富带头人5095人。三是新产业新业态和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亮点频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关爱“快递小哥”重要指示精神,省关工委协调省邮政管理局,在全省13个市(地)组建了邮政管理局关工委,由局长任关工委主任,开展邮政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履行关爱“快递小哥”行动的主体责任。牡丹江、大兴安岭等地还将邮政管理局纳入市关工委成员单位,鸡西、七台河还任命市邮政管理局关工委主任为市关工委副主任。省邮政管理局关工委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关爱“快递小哥”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印发《2023年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要点》,开展业务培训、技能大赛,帮助“快递小哥”提高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开展“暖蜂行动”,建立爱心驿站、活动之家,为“快递小哥”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三、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有新成果。
一是困境青少年群体关爱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各级关工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爱救助困境青少年,全省参与关爱活动“五老”40507人,受益青少年84839人,救助资金3520万元。发挥“五老”优势,采取“一帮一”“多帮一”形式,热心帮教失足青少年。哈尔滨市关工委建立完善留守困境儿童、伤残儿童、青少年动态管理服务档案,发挥“爱心联盟”工作机制的作用,协调慈善基金会对2050名困难家庭学生给予一次性捐助。二是“明亮眼睛”关爱行动取得可喜成果。全省各级关工组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八部委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充分履行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协同有关部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构建起部门协同、专家指导、家校社配合的一体化的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工作机制。齐齐哈尔市关工委提出在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强化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安排专项资金投入等方面建立近视防控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将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年终作为督导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省关工委对具备一定规模、注重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53家眼视光专业机构,命名为“全省关心下一代防控青少年近视科教基地”,聘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位专家组成专家组,义务参与指导“明亮眼睛”关爱行动,为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专业服务。三是协助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各地关工委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的职责,与公检法司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治宣传教育,聘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组织“五老”参与网吧监督及校园周边环境监督;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创建活动;强化防范校园欺凌,建立学生欺凌报告制度。黑河、鹤岗市关工委会同公安、教育、文化等部门,聘请“五老”为网吧监督员,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进行整顿,成立由学校领导、包校干警、五老等组成的“防控校园欺凌”组织,建立学校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校园霸凌”现象进行坚决打击。全省共配齐配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辅导员7336名,参加普法“五老”3.4万人,受教育青少年419万人。有“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569人,劝阻未成年人戒掉网瘾2972人次。
四、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工作有新探索。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指示,围绕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关工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形成了各部门合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态势。省关工委起草制定了《关于开展优化成长环境依法保护青少年“五老”行动的活动方案》,召开省直有关部门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联席会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检察院等七个省直职能部门在会上发言,省委主管领导到会讲活。同时还认真总结推广伊春市在基层派出所建立“关爱工作站”和嘉荫县“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等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