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天津市关工委2023年工作走深走实 见行见效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3年11月28日  来源: 天津市关工委
摘要: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年,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46号文件和天津市18号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年,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46号文件和天津市18号文件精神取得实效的一年。天津市关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不偏离、不动摇,不断推进在工作实践中走深走实,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关工委组织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关工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2013年6月,市委批准市关工委设立了党组。2019年5月,市委批准市关工委党组改设为功能性党委。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关工委党委《关于推动各级关工委建立党组织的通知》的要求,全市已建成各级关工委党组织3500多个,预计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各级关工委党组织全覆盖。

二、厚植“五爱”阵地民心基础,努力将总书记要求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日对全国各族少年儿童提出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重要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天津市自2016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在全市社区推进“五爱”教育阵地建设,市政府列入每年全市二十项民心工程。目前,全市1859个社区已累计建成“五爱”阵地1774个,打造示范阵地200个。2024年将预期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突出了天津特色,提供了天津经验。

三、助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谱写关工事业立德育人天津新篇。天津市关工委着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德育方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两史”教育,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丛书》《红色遗迹里的故事》等书籍发放到社区、学校和宣讲团。目前正在筹备在毛主席来津视察居住的地方——润园,举办毛主席和天津人民在一起展览。在智育方面,连续举办青少年无人机竞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小科学家”主题科学营等活动。在体育方面,会同市体育局、市教委、团市委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市少儿体育节,吸引20多万少年儿童参加。同时会同市公安局、市教委、团市委依托警察协会在全市开办了17所少年警校。在美育方面,依托华夏未来基金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美术展演活动,目前正在筹备将于2024年举办的国际少儿艺术节。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小学生争做劳动小模范活动,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和视频展示,筹办少儿农场等。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

四、深化困境青少年救助工作,助力健康成长逐梦强国。加强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法律援助服务平台等阵地建设,编写青少年心理疏导科普知识手册,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五老”培训班。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基金作用,联合教育基金、华夏未来器官移植基金等为困难家庭青少年大病治疗公益资助。持续推进“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关工委之力助力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五、聚焦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凝聚关工事业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五老”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天津市各基层关工委功能性党组织在加强政治引领和思想凝聚上下功夫,发挥关工委和“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打造“五老”发挥作用的阵地和平台。目前,全市参加关工委工作的“五老”约五万余人,涌现出王辅成、杜志荣、张励军、高衡等一批荣获全国“最美五老”称号的先进典型,和北辰区“五老宣讲团”等先进集体及蓟州区“音乐党课”等工作品牌。

六、深化传统宣传与新媒体融合,巩固壮大推进舆论氛围。天津市成立了宣传部,由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同志分管,今年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开办了“老人与孩”视频号,强化了宣传手段。重大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本市和驻津媒体参加,在用好传统媒体的同时增强运用网络新媒体的本领,大力营造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尊重“五老”、学习“五老”、爱护“五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的浓厚氛围。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