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关工委2023年工作扎实推进 成效显著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3年11月23日  来源: 内蒙古关工委
摘要: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内蒙古自治区关工委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内蒙古自治区关工委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关工委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实施意见》,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青少年党史国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和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五老”关爱工程,切实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努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一是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和广大“五老”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落实到推动新时代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呼和浩特市关工委开设线上“五老”宣讲二十大精神系列课程,推动二十大精神进农村、进社区。锡林郭勒盟关工委组织广大“五老”开展“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活动600余场次,参加人数累计2.6万人次。二是引导广大“五老”和青少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植根于心中,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包头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行宣讲,各级“五老”报告团举办宣讲报告402场,听众达4.9万人次。三是认真学习贯彻顾秀莲主任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关工委印发《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通知》,对全区关工委开展主题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充分发挥“五老”报告团、宣讲团的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治区老教授报告团连续18年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专题讲座。

三、制定出台内蒙古《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后,自治区关工委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意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在全区迅速掀起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热潮。自治区关工委就出台我区《实施意见》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做了汇报,并结合自治区关工委工作实际,通过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征求了自治区各盟市关工委和自治区关工委成员单位的意见建议,起草了《实施意见》(代拟稿)。5月11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发〔2023〕5号),自治区关工委及时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报送了《实施意见》,并向全区各级关工委印发了学习贯彻《实施意见》的通知。8月21日,自治区关工委收到中国关工委发来的顾秀莲主任在《实施意见》上的批示,自治区关工委立即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汇报了顾秀莲主任的批示。8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作出批示:“抓好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印发后,全区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积极响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意见》,认真研究把《实施意见》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各盟市、旗县党政领导就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作出批示,深入关工委调研,帮助关工委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及部分旗县(区)印发了《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其他盟市、旗县(区)关工委也正在制定落实意见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盟关工委利用阿拉善盟电台“行风热线”栏目以访谈形式讲解了《意见》和《实施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关工委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以及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四、开展创建“五好”旗县(市、区)关工委工作

旗县(市、区)关工委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起着牵一发动全局的作用,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关工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多年来创建基层“五好”关工委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把创建“五好”旗县(市、区)关工委作为自治区关工委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决定用五年时间,把103个旗县(市、区)关工委中的90%以上建成“五好”关工委。目前,创建“五好”旗县(市、区)关工委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专班抓创建工作。鄂尔多斯市关工委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暨创建全区“五好”旗县关工委推进会,总结交流全市创建“五好”经验做法,印发《关于认真做好档案资料整理完善工作的通知》,做实做细“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全区各级关工委都召开了创建“五好”旗县区关工委现场经验交流会,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抓旗县(市、区)“五好”创建,旗县(市、区)抓基层“五好”创建一体联动的新局面。

自治区关工委将认真按标准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对达标的旗县(市、区)关工委予以表彰。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自治区关工委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草原英雄小姐妹”“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母亲--都贵玛”“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青少年珍惜“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9月是我区第40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全区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与殷切希望。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图书馆等17家场馆签订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联盟协议,大力开展“滴灌式”“精细化”宣传教育,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包头市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百观互学互评”活动;呼伦贝尔市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研学基地授牌仪式,并举办了主题文艺演出;兴安盟为全盟“石榴籽家园”“最美石榴籽家庭”颁奖,以榜样力量引领民族团结;赤峰市开展“感恩奋进跟党走 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作示范”主题文艺演出。全区各地持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六、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

今年自治区关工委召开了全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总结表彰暨法治教育培训会,表彰了全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对今后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区各盟市旗县、市区相关部门的代表260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关工委深入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活动,首场线上宣讲活动收看家长达到10万人;全区“家校社同心,携手助抗疫” 线上家庭教育巡讲活动,收看家长达50多万人。全区各级关工委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乌海市海勃湾区辖内的37个社区、5个行政村、63所学校均成立了家长学校,聘请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丰富的“五老”,开展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普法活动。“八五”普法以来,阿拉善盟关工委开展主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模拟法庭演练100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4万余人次,全盟各类学校实现了“零犯罪”和“无毒学校”的目标。 

七、“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持续开展,成效显著

自治区关工委召开了全区首届“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成果和经验交流会,表彰了全区关工委和教育系统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22个先进集体和209名先进个人。自治区关工委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内容丰富、形式鲜活、寓教于乐的活动,深化读书活动的育人效果,充分发挥“五老”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部门联动,提升活动质效,吸引更多的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的青少年参加到“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中来,使其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努力推动“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巴彦淖尔市围绕“四史五红”教育和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掀起“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和创建“书香校园”活动热潮。包头市关工委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中华魂”(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主题教育活动,全市25万青少年和广大“五老”参与活动。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良好氛围。包头市昆区关工委被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先进集体奖。全区订阅“中华魂”读本居全国前列,参加读书活动的人数达260万人次,开展读书及演讲活动180余场。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中宣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个,中国关工委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2个,自治区和各盟市还建设了很多红色教育基地,各级关工委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厚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呼和浩特市注重发挥教育阵地作用,对各类教育阵地的利用率和青少年的参与度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个基地一年至少要有5000名以上青少年参加活动,每个“五老”工作室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展示教育培训活动,并将教育阵地的利用率和青少年的参与度作为年底评优标准。

八、深入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对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扶

全区各级关工委通过发动“五老”募捐、动员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捐助建立关爱基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农村牧区建立“关爱林”“关爱农场牧场”、实施“一只羊助学工程”等,使辍学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通过开展“共享蓝天”、一帮一结对子、爱心妈妈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得到心灵抚育,感受家庭温暖。锡林郭勒盟关工委在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开始,广大“五老”从社会和爱心人士中募集捐款,累计资金达8000多万元,救助贫困生2.5万多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锡尼河西苏木是一个以布利亚特蒙古族为主体牧业苏木,专门建立了“关心下一代羊群”,目前已达千余只,每年把所卖羊资金用于贫困大学生,真正做到了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各盟市关工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提供关爱保护,为困难青少年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使“五老”关爱工程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品牌工程,赢得了社会各界和青少年的广泛赞誉。

九、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关工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全区各级关工委及时将新退出领导岗位、年富力强、热爱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充实进关工委班子。巴彦淖尔市直及7个旗县区教育局、49所普通中学、87所小学、96所公办幼儿园均已建立健全了关工委组织机构。二是坚持“党建带动关工委建设”,完善关工委组织,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确保工作场所、工作经费和人员配备落实到位。呼和浩特市、通辽市等盟市关工委召开“党建带关工委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三是加强阵地建设,打造一批立足新时代,特色突出,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品牌。赤峰市关工委建立“银发人才库”,积极探索“五老+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模式,形成了一支特色化、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