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46号文件、教育部党组〔2021〕34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部署要求,10月31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举行签约仪式,清华大学等15所公办高校和15所民办高校关工委签订“手拉手”合作共建协议,旨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共享资源、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关工委协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助力育人工作。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关工委负责人及秘书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刘超美主持。
刘超美主持并宣读《北京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关工委“手拉手”合作共建协议书》
签约会上,刘超美宣读了《北京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关工委“手拉手”合作共建协议书》,相关高校关工委负责人先后在协议书上签字。
签约高校代表发言
北京林业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吕焕卿、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颖、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玮和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胡晓芳等四所签约高校代表分别发言,表达了相互支持、合作共建、携手发展的意愿,表示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共建工作模式,努力构建“组织联建、队伍帮带、育人协同、载体同创、资源共享、发展双赢”的工作格局。
张雪讲话
张雪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公民共建”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是实现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关工委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民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手拉手”合作共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完善工作体系,形成促进民办高校关工委工作发展的合力。她对推进共建协议落地、助力民办高校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一要结合实际设计帮扶内容,做到每年有计划、有促进、有成效;二要探索创新共建方式途径,双向联动,共同商议,共同规划,共同实施,积极探索适应民办高校特点的帮扶路径和方式;三要处理好帮扶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四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加强交流互鉴,逐步建立长效共建机制。
王方讲话
王方在讲话中强调,“五老”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关工委“手拉手”合作共建将为民办高校解决“五老”短缺问题、提升关工委工作水平、推动学校特色办学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体现了首都公办高校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他希望共建双方坚持“党建带关建”,促进关工委工作水平提升,凝聚更多“五老”为学校发展助力添彩;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合作共建落地见效,增强民办高校工作开展的内生动力;聚焦育人工作,充分发挥“五老”经验优势和学科专长,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求实效。
为推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关工委的深度合作,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统筹谋划,多次进行调研了解需求,协调相关高校参与共建,起草共建协议反复征询参与高校的意见建议,最终促成公办院校与民办高校关工委成功牵手,形成了协作组、协作会与“公民共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为民办高校关工委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