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五协作组2023年工作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以及部党组34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关工委如何巩固、优化既有品牌,拓展、打造工作新平台方面展开。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虹讲话,教育部关工委秘书长郝雅梅、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韩景阳出席。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学校关工委主任、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致辞。
于虹在讲话中指出,教育部关工委协作组会议制度建立以来,各直属高校依托协作组平台围绕教育系统关工委重点工作开展研讨交流,推动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她提出,高校关工委工作的推进要持续深入抓好组织建设、“五老”队伍建设、关工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于虹结合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新时代高校关工委工作的开展提出四个方面的发力点。一要助力党建工作,借鉴“特邀党建组织员”的成功经验,助推关工工作焕发新时代生命力。二要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各高校关工委要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深入开展“青蓝工程”,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出关工委独特贡献。三要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好学校“五老”在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和打造符合关工委工作特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和活动品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四要开拓网络育人新空间,培育一批有特点有成效有影响的网络关工活动,推动关工工作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
会上,各高校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央美术学院建立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与党课教育基地、拍摄《百年美院·口述历史》系列纪录片,用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大师、大先生的育人引领作用。复旦大学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以《共产党宣言》读书小组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浙江大学打造“在鲜红的党旗下”思政教育平台,18个学院积极参与,每年开展活动100场次左右,参与人数超过万人。华中师范大学15年如一日,打造“三航工程”工作品牌,启航、领航、远航三个育人系列涵盖学生入学、成长和毕业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闭环。合肥工业大学连续10年开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修班,坚持学生自我报名、学院审核推荐,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增加内容,已培养学生骨干573人。北京交通大学的“人生大课堂”、北京邮电大学的“北邮人讲北邮事”、重庆大学的“红岩故事”、东华大学的“银发讲师团”、四川大学的“跟班关爱”等,展现了各高校关工委品牌建设取得的特色亮点。
此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五协作组会议有30余位高校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由中央美术学院关工委秘书长周红兵主持。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将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