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46号文件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18号文件精神,推动天津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10月27日,市关工委组织部深入津南区,对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座谈,津南区关工委、部分街镇、社区、村和学校等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津南区关工委主任杨令升等全面介绍了津南区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一是加强区级关工委组织建设,津南区关工委分管领导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由局级、副局级老同志担任,驻会人员达20人,以“五老”人员为主体,区关工委内设办公室、组织组、调研组、法制组等8个办事机构。二是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全区11个街镇、124个社区、49个村、56所学校、3个企业及区教育系统和检察院成立了关工委,数量达到245个,实现了功能性党组织全覆盖,基层关工委全部由分管领导任主任,“五老”人员担任常务副主任,全区“五老”人员达1345人。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与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各级关工委“督查联络点”工作制度和学习、工作、调研、会议、档案管理、考评激励等制度。四是落实工作保障,区关工委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原来的每年10万元增加到30万元,解决了“五老”人员的通讯、交通、误餐和工作等费用补贴问题,并定期对“五老”人员进行慰问激励。五是加强基地保障作用,全区建成“五爱”教育阵地114个,投入硬件设备22680万元,实现了硬件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活动多样化。
小站镇关工委、小站镇操场河村关工委、双新街万盈家园关工委和辛庄小学关工委分别介绍了各自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
市关工委组织部部长张建国高度评价津南区关工委工作,认为津南区关工委领导力量强,机构设置合理,组织建设规范,保障工作有力,各类典型众多,关工委工作富有成效,同时对工作提出意见:一是抓拓面,可在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区属有关部门中,在国有民营企业、商会协会、民间组织、社会组织中,扩展关工委组织。二是抓规范,关工委主任应由单位主管领导或由担任过同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应由同级“五老”人员担任,区关工委应配备内设机构,如办公室、组织部、社区部、学校部等,区级驻会人员不应少于10人,基层关工委人数不应少于5人,“五老”人员应占多数,应为主体。三是抓典型,津南区关工委工作在不同层级、不同方面都培养和发现了不少典型,有特色、有经验,应认真总结,做好宣传,加以推广,带动整体工作。四是抓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联席会机制、调研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督查联系点等机制,进一步创新整合,丰富内涵,形成制度、规范运作,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