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农村青年致富“优质种子工程”,培养高水平的茶产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10月16日-20日,福建省关工委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武夷山市举办制茶师(武夷茶)中高级研习班,省关工委副主任、农业委主任张伟光出席并讲话,38名“种子工程”优秀学员参加研习班。
张伟光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鼓励更多热爱家乡、有知识、懂科技的青年人才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希望“种子学员”以学为基,坚持终身学习;以茶为鉴,守住制茶初心;以茶为根,共建美好家园。
研习班采取理论学习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邀请鲁成银、郭雅玲、高峰、苏峰、郝志龙等茶叶专家,以及刘国英、刘宝顺、张笔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组成师资团队,从武夷岩茶鲜叶质量管理及成品茶质量标准、加工工艺、特色与品鉴等方面传授理论知识,手把手指导学员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关键技术,组织学员进行制茶师(三、四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等。通过学习,学员们掌握了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独立完成了武夷岩茶制作,并对十多种不同品种、山场、年份、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进行品鉴,对茶叶品质特点进行对比,探讨分析茶叶品质缺陷形成原因及改进措施。
制茶有真心,方能行更远。5天的研习考核,学员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学员们纷纷表示,感谢省关工委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有效提升了制茶专业理论和加工实操技能水平,在学习中充分感悟“茶人”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后要加强学习,把理论学习运用到生动实践,努力提高自身制茶技艺水平,让武夷茶走向全国、飘香世界,让片片“黄金叶”叩开乡村振兴的“幸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