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省级关工委动态

江西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1年08月17日  来源: 江西省关工委办公室
摘要:近日,江西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关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建带关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全省

近日,江西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关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建带关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关工委组织要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重大意义,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

《通知》要求,坚持以带促建,扎实推进“党建带关建”工作。

(一)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作为各级关工委组织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地位作用、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依靠力量和根本保证,切实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积极主动承担起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二)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组织建设。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对关工委组织体系建设的领导,以深入开展创建“五好”(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基层关工委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关工委和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关工委的拓展工作。要依托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关工委基层组织网络建设,推动关工委组织融入离退休党支部、老年大学以及老同志集中的社会基层组织,逐步做到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关工委组织,有青少年的地方就有关心下一代活动。

(三)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班子建设。要注重优化基层关工委班子结构,可吸收大学生村官、社区干部和企业家参加关工委工作。

(四)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以党员队伍建设带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建设。根据关工委和老同志的特点,采取组织发动、典型带动、“五老”联动、表彰促动等做法,动员更多的老同志以及大学生村官、企业家、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壮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力量。要按照就地就近、量力而行、主动作为的原则,为“五老”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健全“五老”常态化补充机制,探索建立“五老”志愿者注册制度。要健全和落实培训制度,把关工委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五老”队伍。

(五)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阵地建设。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功能,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活动场所。支持儿童关爱之家、四点半学校、“五老”工作室等教育阵地建设,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创造条件。

《通知》强调,强化责任担当,把“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关于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党建带关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把“党建带关建”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各级党建联席会议议事日程和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指导、督促、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

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要主动了解掌握关工委工作情况,及时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进一步从基层党建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中统筹推动“党建带关建”工作的落实;加强关工委办公室建设,配齐配强人员,特别在机构改革中要妥善解决县级关工委办公室的管理体制问题,为关工委和“五老”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要求,把组织动员更多老同志投身于关心下一代事业作为老有所为的重要任务,按照“党建带关建”的要求,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对“五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纳入全省老干部系统表彰活动予以表彰。

各级关工委要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党政领导重视支持,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调研制度,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工作联动机制、激励表彰机制,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