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创新实施“四维聚力”工作模式,形成覆盖广泛、精准有效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新台阶。
1.聚力协调联动,构建规范化组织体系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关心下一代工作全过程,以系统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根基。优化领导架构。市关工委调整领导班子分工,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县(市、区)统一优化关工委领导力量,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建强“五老”队伍。实施“五老”能力提升工程,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等专题培训班13场次,培训1400余人次。组建“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市直、科学技术、健康教育分团,推动“五老”宣讲专业化。深化部门配合。整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资源,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潍坊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力,为青少年提供思想引领、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支持。
2.聚力品牌创新,打造多元化关爱矩阵
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构建“红色铸魂、家校协同、健康守护”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打造“实景课堂+移动课堂+空中课堂”三维教育模式,串联全市23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宣讲230余场次,举办市青少年和“五老”志愿者“赓续红色薪火·携手砥砺前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书画展,激励青少年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激发奋进力量。开展家庭教育赋能行动,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计划,指导县(市、区)建立婚姻家庭志愿辅导中心,帮助青少年家庭实现完整和谐。联合教育部门建设家长学校2000余处,创新打造“家长节”“亲子成长营”等品牌活动,线上线下参与超380万人次。制定健康守护攻坚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五老助青少年健康”活动的意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体检咨询等活动。打造眼健康科普馆、口腔健康科技馆等特色阵地,完成青少年视力筛查25万余人次。
3.聚力法治护航,筑牢全周期保护屏障
构建“预防—干预—帮扶”闭环工作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形成法治教育全覆盖。深化“普法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筛选586名“五老”志愿者担任学校法治辅导员,举办法治教育报告会430余场次,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667场次,覆盖青少年10余万人次。力求观护体系精准化。指导安丘市打造青少年观护中心,配备心理咨询师、法治辅导员等专业人员,对涉罪错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观护,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服务,132名观护学员全部培训合格并顺利结业。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隐患、食品安全、文化市场等问题,检查各类场所670余家次,整改安全隐患136余处。建立“护学岗”长效机制,组织“五老”志愿者、民警、教师等力量在上下学时段开展巡逻值守,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治安环境。
4.聚力宣传赋能,扩大品牌辐射效应
打造“全媒体+立体化”宣传矩阵,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影响力。搞好媒体融合传播,与潍坊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设《关爱舞台》《青少年新闻联播》等专栏,刊发视频130期,总浏览量超300万人次。收集整理“五老”志愿者、爱心人士帮扶青少年的感人案例46个,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在新媒体平台和《潍坊日报·关心下一代》宣传。依托“潍坊关心下一代”微信公众号,常态化推送政策解读、活动动态、典型事迹等内容,全年发布推文420余篇。加强品牌示范引领,实施“一区一品牌”创建计划,总结推广“五老”工作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可复制经验,打造特色品牌82个,形成“寒亭视力防控”、“临朐心理关爱”等特色品牌矩阵。举办全市关工委工作推进会,组织观摩交流活动,推动品牌经验在各县(市、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