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陕西省延安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视为核心使命,充分利用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创新用红色文化育人的新路子和有效方法;始终坚持将“小小讲解员”队伍建设作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系统谋划、创新实践,深挖延安红色资源,积极探索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青少年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抓点带面,发展壮大队伍
延安市的“小小讲解员”队伍是由马文瑞红军小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小、原延安师范附小)于1992年率先发起组建起来,他们坚持开展活动34年,利用节假日让“小小讲解员”走进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在纪念馆讲解员的指导下向游客热情宣讲革命的故事、延安的故事、宣传延安精神,受到游客的欢迎和赞扬。市关工委对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马文瑞红军小学的这一创举,不仅为全市各中小学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青少年读好延安革命旧址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提供了最佳途径,也为全市各级关工委教育引导延安青少年“读延安书、走延安路、铸延安魂、做延安人”创新了更接地气、更可持续、更受青少年喜爱的方式方法,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延安市关工委及时把马文瑞红军小学(职院附小)组建“小小讲解员”,宣讲红色故事、延安故事、弘扬传承延安精神的创新之举进行了总结,并在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各中小学广为宣传推广,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各中小学高度重视,创造性地学习,创新发展,推广普及了马文瑞红军小学(职院附小)的经验。影响带动了“小小讲解员”活动在全市蓬勃兴起,有力推动全市各中、小学校将“小小讲解员”的组建工作进一步做“实”、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强”、宣讲工作进一步做“活”、成效进一步彰显。全市各级关工委坚持以个人自愿为原则,以学习宣传党史知识为导向,以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健康成长为追求,以锻炼才干、磨炼意志,提升自我为目的,积极采取了多种方式发展壮大“小小讲解员”队伍。一是依托资源与学校合作。依托全市445处革命旧址和13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全市364所中小学合作,由各中小学校精心选拔优秀学生,通过“自愿报名、考核、讲解大赛、才艺展示”等形式进行层层筛选,仅育才红军小学就发展培养了1500多名“小小讲解员”,他们活跃在校史馆、纪念馆和革命旧址,讲校史、讲党史、讲红色故事,讲延安故事。二是明确选拔标准。选拔“热爱党、热爱学习、热爱公益,对红色文化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宝塔区关工委依托宝塔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优中选优,已成功组建了80多支“小小讲解员”队伍,覆盖了全区各红军小学和普通小学,4000余名青少年投身其中,形成了“校校有队伍,班班有骨干”的良好局面。三是广泛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小小讲解员”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安塞区延安保小红军小学坚持通过每年的“小小讲解员”大赛选拔优秀的“小小讲解员”。从多年的实践探索看,吸引孩子们的核心动力主要是:
一是通过宣讲能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二是有专业老师指导,能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使他们有公众场合展示才华的机会,使他们能受到更好的锻炼和教育;三是让孩子们更能满足对家乡红色历史文化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多年的实践活动证明,“小小讲解员”们在活动的参与中学到了丰富的党史知识,更在革命旧址向中外游客宣讲延安故事时,锻炼了口才,克服了心理障碍,开阔了视野,对“小小讲解员”全面发展起到了看得见的促进作用。因此,吸引了广大青少年争先恐后要求加入“小小讲解员”队伍;也激发了全市各中小学校争相组建发展“小小讲解员”队伍的热情和积极性,由刚开始的“要我来”转化为现在的“我要来”。全市364所中小学先后都组建起了各自的“小小讲解员”队伍,甚至各县(市、区)的幼儿园也都建立有“小小讲解员”队伍,仅全市35所红军小学就建起141支队伍,培养出5000多名优秀“小小讲解员”。“小小讲解员”已遍及延安城乡的各中小学校和各革命旧址、各景点。
二、注重培养,提高育人实效
延安市关工委会同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所属的各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以及各中小学注重抓了“四个强化、四个提升”工作:一是强化党史学习,提升“小小讲解员”的党史知识。要讲好延安故事,必须对“延安十三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因此,延安市关工委坚持以“延安十三年”为主线,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基地,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议”三大法宝为内容,以“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中央转战陕北”等重大历史事件为重点,注重改编、加工讲解资料,优化讲解内容,将深奥的讲稿、严谨的串词改编为孩子们容易接受、便于理解、朗朗上口的短诗、小段等;注重深度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结合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事迹,为“小小讲解员”讲好延安故事、传承延安精神,提供丰富的史料,打牢坚实的基础,让讲解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更好把握。二是强化方式创新,提升“小小讲解员”的宣讲实效。延安市关工委教育引导“小小讲解员”用活泼的语言,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故事叙述,对“延安十三年”的重大事件,进行追忆性回忆,突出展现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画卷;悉心指导“小小讲解员”摒弃“死板”的背诵、“机械式”的照本宣讲,而是让“小小讲解员”学习“革命歌曲、陕北民歌、大秧歌、腰鼓”等黄土文化才艺,让他们在宣讲中把“讲、唱、演”融为一体,以更生动、更活泼、更感染人、吸引人的形式讲延安故事,广泛传播红色基因;唱红歌体验式弘扬红色精神;演红色故事,沉浸式感悟红色文化,达到以文育人,以史育人的实效。三是强化工作拓展,提升“小小讲解员”的育人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成长,“小小讲解员”已成为延安市一支讲好延安故事、弘扬延安精神的“红色大军”,成了延安市各级关工委用红色文化、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品牌。因此,延安市关工委30多年来坚持把它作为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品牌,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在学校、在革命旧址向青少年大讲红色故事、延安故事,革命烈士和英雄模范的故事,为青少年学好党史、国史,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昂扬斗志、放飞人生理想,不断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四是强化品牌打造,提升“小小讲解员”的社会影响。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小小讲解员”已经在全市、全省产生热烈反响,而且有多支“小小讲解员”队伍走出校园、走出延安,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在全国造成了强烈的反响,赢得了美好的声誉。为此,延安市关工委始终坚持把“小小讲解员”作为全市一个“立得住、叫得响、有时代特征、有延安特色”的工作品牌,不断地强化选拔、培养和提升,年年打造、不断发展壮大,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四个强化、四个提升”使青少年了解延安历史、理解延安历史、感悟延安历史,从理解感悟中生动活泼的讲解,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生硬僵化的讲解和照本宣讲。为此市关工委还联合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各纪念馆、各革命旧址和各红军小学、各中小学校结成对子,采取“校馆联动”的方式,对“小小讲解员”重点强化多样化培训,细心指导小讲解员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如王家坪旧址专门开设了“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讲解手势和礼仪”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提升讲解技巧,提升当好“小小讲解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对党的历史的浓厚兴趣、传承好红色基因。
三、强化管理,确保长效发展
从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看,要构建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小小讲解员”模式成长生态,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要明确“小小讲解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部门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健全教育部门主管、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关工委、共青团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进入”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延安市关工委由革命纪念地管理局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中小学校做好“小小讲解员”“进入”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以确保“小小讲解员”队伍的质量。在“小小讲解员”中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争一流”活动。倡导“小小讲解员”争当延安精神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组织开展“星级评选”“新时代好少年”“雷锋式青少年”等评选活动,不断激励“小小讲解员”奋发向上,茁壮成长。三是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培养体系。(1)强化校地合作。让全市364中小学校与445处革命旧址、13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结对共建”,把深入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开学第一课”和红色研学游的首选地,为“小小讲解员”提供实践平台。(2)开发研学路线。市文旅局与革命纪念地管理局、革命旧址等联合开发了7条红色研学路线,丰富红色教育体验,增强育人实效。(3)优化培训内容。除请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革命旧址、纪念馆专业讲解员重点培训讲解技能,历史文化知识外,增设“语言表达艺术、沟通技巧、宣讲礼仪、应急处理”等课程,提升“小小讲解员”的综合能力。(4)丰富培训形式。采取“主题实践、课堂讲授、现场示范、以老带新、老少携手”等办法,加强对“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如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派出10多名优秀讲解员深入富县红军小学对全校的42名“小小讲解员”进行了专门培训、现场指导;杨家岭革命旧址与杨家岭红军小学结对共建,“一对一”指导帮助提升80名“小小讲解员”水平,成效显著,效果好。四是创新活动开展,注重宣传推广。(1)精心筹划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小小讲解员”在革命旧址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歌曲演唱和文艺展演等,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2)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大数据、计算机等新技术手段,开通革命旧址和纪念馆网上游览,利用“云端课堂”“微信群”等新媒体,推出红色小故事,让红色文化更好传播。(3)家校协同推进。鼓励支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小小讲解员”的活动,达到“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应。五是加强管理,大力支持。要求各中小学校要把“小小讲解员”作为学校一个重要的社团组织,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扶,加强管理、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培训提高,加强实践锻炼,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延安市关工委通过采取以上五项措施建立了“小小讲解员”队伍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能进能退,接续交替,保证了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成效显著,擦亮红色教育品牌
延安市各级关工委通过“小小讲解员”们的不懈努力,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让更多的青少年深入了解延安的历史和延安精神,有效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推动了延安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二是参与“小小讲解员”活动的青少年在党史知识掌握、文明礼仪、语言表达、沟通交流、临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与使命感、责任感明显增强,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小小讲解员”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四是硕果累累,擦亮了红色教育品牌。在各级关工委和“小小讲解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小讲解员”的活动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受青少年的欢迎,越来越显实效。率先在全市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的马文瑞红军小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更是硕果累累。他们坚持薪火相传34载的不懈努力,荣获了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集体)”殊荣,并且从这支队伍中走出了全国、全省“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少年”,走出了“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少代会代表薛涵梦、霍梦圆、朱柯洁,其中霍梦圆同学还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2015年,“小小讲解员”高典在第七次全国少代会上为习近平总书记佩戴红领巾;“小小讲解员”朱柯洁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向大会献词《让红领巾和梦想一起飞翔》;2025年,“小小讲解员”申艺轩与全国其他7名少先队员一起代表全国少先队员向共青团十九大献词。
在马文瑞红军小学的影响带动下,“小小讲解员”活动在全市蓬勃兴起,已建立了271支队伍,培养了6917名“小小讲解员”。全市的35所红军小学活动更出色。全市有18所红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团队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办公室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小红星讲解团”。延长延安精神红军小学的常文静同学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优秀小红星讲解员”称号。延安新区红26军红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鲍童羽同学被中宣部文明办评为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延安育才红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于昊然同学和红26红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张淑彤同学被省委宣传部、文明办评为2024年“全省新时代好少年”。还有更多的“小小讲解员”在省、市级的大赛中摘金夺银;还有更多的“小小讲解员”被市、县、区评为“新时代好少年”“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少年”等光荣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小小讲解员”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各级关工委坚持用延安精神、用红色文化育人成功实践的见证。“小小讲解员”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在延安已经家喻户晓,全市各革命旧址、各大景区和各中小学校园内到处可见“小小讲解员”活跃的身影,他们已成了圣地延安革命旧址、各大景区和各中小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延安基础教育、德育教育、思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名片,成为全国少先队员实践活动的红色品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中、外游客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