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福建省“五老”工作室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摘要)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25年02月21日  来源: 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凝聚力量,关爱青少年成长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年来,福建省关工委积极响应中国关工委号召,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全省建立“五老”工作室1409个,涵盖了宣讲型、服务型、专业型

凝聚力量,关爱青少年成长

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福建省关工委积极响应中国关工委号召,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全省建立“五老”工作室1409个,涵盖了宣讲型、服务型、专业型三个类别,近万名“五老”踊跃参与,在青少年思想教育、文化传承以及权益维护等关键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起“老有所为、少有所教”的良性互动格局。

选准“带头人”,健全工作队伍。各地通过“五老”自荐、组织引荐、群众推荐等方式,遴选1-2名政治觉悟高、有一技之长、乐于奉献的“五老”担任工作室领衔人,就近就便吸纳若干名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五老”或关心下一代志愿者担任工作室骨干。如,福州市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林国山领衔成立文化传承“五老”工作室,利用邮票宣讲党的故事;龙岩市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罗金钗担任领衔人后录制普法视频、开展宣讲,10万多人次青少年受教育;莆田市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郭景国领衔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室,帮助化解心理问题270多人次。

注重统筹推进,提供基础保障。运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加强与组织、老干部工作、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工作室的设置、布局和组织架构,提出“五有”(即有“五老”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工作队伍、有经费保障、有工作氛围布置)要求,有计划、有目标、分批次推进各级“五老”工作室建设。落实经费保障,如厦门市每年安排13万元专项经费,以“以奖代补”形式给予工作室经费补助;永春县为每个工作室拨付1万元启动资金。强化培训指导,如南平、龙岩等地通过培训班、现场推进会等多种形式,为“五老”工作室骨干充电赋能。

发挥独特优势,丰富关爱内容。“五老”工作室针对不同青少年需求,就地就近、力所能及开展青少年教育引导、关爱保护工作,有的通过讲党史、时政、红色故事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有的发挥“五老”专业特长,开展文艺汇演、非遗传承等特色活动;有的积极探索参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福州市仓山区菖蒲“五老”关爱工作室建立困难青少年档案,采取“5+1”模式开展结对帮扶。漳州市芗城区关工委“五老”工作室骨干洪惠君、郑炳裕等一大批老艺术家,深入学校、社区为青少年演绎南词传统调、芗剧、木偶表演等节目。福安市组建乡村振兴“五老”工作室,培育800多名“双带”农村青年人才。

坚持典型引领,提升建设质量。探索“发现人才—培育领衔人—建工作室—宣传成效—提升功能”模式,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典型经验,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片。厦门市推动社区“五老”工作室与老年大学融合发展,动员学员注册成为“五老”志愿者。长汀县中复村的“五老”工作室选树革命烈士后代钟鸣,义务讲解闽西红色故事3000多场次,受众超30万人次。福州市鼓楼区通过宣传林丹、林国山等“五老”工作室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建立23个“五老”工作室。

实践证明,“五老”工作室建设,党建引领是根本,激发热情是关键,建管用并举是基础,守正创新是核心。


Copyright©1990-2024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 邮编:100010    京ICP备180344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