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工委-参阅件> 详情页
2016年第十六期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6月13日

来源: 中国关工委办公室

深入调查研究 不断实践创新

为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奔小康尽关工委所能

江苏省关工委

江苏是经济强省,也是农业大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重点。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殷切希望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国带好头、领好向。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省南京六合等地关工委就率先在农村创办政治科技学校,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取得良好效果。1996年中关工委召开现场会推广南京经验。多年来,省和各地关工委紧扣“三农”工作大局,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懈。特别是近几年,根据农业农村的新形势新情况,全省关工委加强调查研究,锐意实践创新,将提法发展为“讲理想、学科技、达小康、奔现代化”,并先后推广几个县级关工委经验,大力推进“三扶两创一促进”,使这项工作从理念创新走向实践创新,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更加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青年农民,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并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关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全省共有“五老”科技指导咨询服务团队3000多个,创办农村青年政治科技学校6800多所,1.3万多名老农业科技专家参与其中,各地涌现出一批在“五老”帮扶下发展起来的青年创业典型。许多农民说:“脱贫致富奔小康,关工委帮大忙”。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总结推广阜宁县关工委发动“五老”搞“三扶”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五老”帮什么、怎么帮

在多年“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中,各地关工委配合农委等部门,结合实际,探索出不少好做法,如镇江的夕阳红科技服务队、灌南的农业科技咨询处等,省关工委也定期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取得较好成效。但就“五老”在“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中对青年农民帮什么、怎么帮的认识还不够统一,缺乏一个有力抓手。省关工委在多次调研中发现,阜宁县关工委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决策部署,发动“五老”搞“三扶”的做法,抓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针对少数农村青年缺乏理想、缺少技能、创业无门的实际问题,可以有效发挥基层关工委老同志在经验、人脉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在面上很有指导意义。所谓“三扶”,一是扶志,即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懂得立业先立志的道理。阜宁县关工委老同志通过登门走访、逐个谈心等办法,使全县1万多名高、中考落榜生和外出打工青年等扎根本地农村发展。二是扶技,即帮助青年农民提升农业技术水平。阜宁县关工委紧紧依靠农委等部门的支持,在县成立科技教育专家组、在镇成立科技教育服务团、在村成立科技教育服务队,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挂钩,建立5个农村青年科技教育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大力开展农村青年农业技术培训。三是扶创业。即发挥“五老”优势,帮助青年农民协调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用工、技术、销售等实际问题。盐阜众信集团生态养殖公司总经理、青年农民于步亮创业起步时,遇到土地流转困难,镇关工委老同志与村干部帮助逐门逐户做工作。猪场建成后,又帮助从上海引进技术骨干,在多地建立销售网点。阜宁县高效设施农业16500亩,共450户参与经营,其中关工委扶持的有67户;全县建成121个万头猪场和147个万只养鸡场,其中关工委扶持青年农民办的有21个和47个。阜宁县关工委发动“五老”搞“三扶”的做法,得到顾秀莲主任批示肯定。2010年,省关工委在阜宁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三扶”经验,在全省产生较大反响。通过阜宁会议,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纷纷建立健全三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组织“五老”对青年农民进行扶志扶技扶创业。“三扶”成为全省关工委“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的重要抓手。徐州市关工委学习阜宁经验,开展“农业科技镇村行”活动,组织农业专家深入镇村基层,每年开课30多场次,并深入田间指导,受益农民上万人。曹鸿鸣主任深入沛县调研,从省协调农业开发资金910多万元,重点扶持沛县创建3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农委支持下,省农业系统关工委成立,全省“学科技、奔小康”活动进入新阶段。

二、总结推广兴化、句容等地关工委经验,将“两创”活动在全省全面推开,形成典型示范带动效应

各地关工委配合相关部门,发动“五老”搞“三扶”,培育出一批好的创业典型。为更好发挥典型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形成“滚雪球”效应,2011年,省关工委与省农业系统关工委联合部署开展“创建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评选青年农民创业之星”活动。2012年,省农业系统关工委在全省创建15个省级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各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2014年,省关工委与省农业系统关工委组织评选41名创业之星,省农委在农业项目申报时对省级创业之星给予优先安排。“两创”活动得到各地积极响应。在创业基地建设方面,兴化市关工委抓住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契机,争取各方支持,确定钓鱼镇省粮食万亩高产增效创建示范方等15家高效种养殖园区为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由市农委、市关工委联合授牌。这些示范基地大多数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法人均是有理想、有文化、有实践经验的新型青年农民,每年开展培训活动80多场次,培训2万多人次,对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民学科技、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创业之星培树方面,句容市关工委积极参与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发挥全市800多名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作用,通过建立联系户制度,积极寻找、发现、培养和扶持开发高效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带头人,对创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青年农民进行“着力培养”,对已经起步且发展势头良好的青年农民进行“着力扶持”。全市关工委老同志累计结对帮扶青年农民1200多名,培育出一批青年创业之星。2011年,省农业系统关工委在兴化召开现场会,2012年省关工委在句容召开现场会,先后总结推广兴化和句容深入开展“两创”工作的经验,使“两创”在全省关工委系统全面推开、蓬勃开展,成为继“三扶”之后一个有力的工作抓手,全省关工委“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呈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辐射一片的良好局面。南通市关工委积极开展“两创”活动,发动老专家与农村青年挂钩帮扶,在老同志的扶持帮助下,通州区青年农民曹建华创办的江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曹荣创办的南通金羽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东社镇开心农场等创业示范基地越办越红火。曹鸿鸣主任实地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盱眙县关工委为全县100多名在农村创业的青年农民建立了信息档案,定期上门指导,并将评出的10名创业之星的事迹简介和彩照在《盱眙日报》专版刊登,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目前,全省创建各级各类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2800多个,评选青年农民创业之星2200多人,“两创”活动不断深入,取得丰硕的成果。

  1. 总结推广南京高淳、溧水等地经验,更加凸显“一促进”,把重心转移到帮扶创办新型经营组织上来

    近几年,中央和省委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新部署,围绕“谁来种地”的问题,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组织,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2014年底,习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对农业发展格外关心,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新形势,全省关工委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鲜明提出“三扶两创一促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帮扶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上来。南京市关工委作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的发源地,在实践探索中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靠一家一户不行,建立专业合作社是大势所趋,可以带动更多农业进入市场,极大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南京市关工委联合市农业系统关工委每年召开会议,交流经验,推进帮扶创办合作社,并在评选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之星时,优先考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市委常委会听取相关汇报,每年安排80万元,专门用于对这项工作的以奖代补。南京市的高淳、溧水两个区,都是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集聚区,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关工委老同志积极推动,参与创办的高淳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溧水秋雁果蔬专业合作社等,采取“基地加合作社加农户”等模式,经济效益好,带富能力强,很有示范意义。2014年,省关工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高淳召开现场会,推广帮扶创办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创新发展。各地迅速抓好落实。目前,全省关工委参与帮扶创办的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达5600多个。泰州市姜堰区关工委与团委联手,开展“成长11,助推创业梦”活动,以桥头镇为试点,安排25名“五老”与青年农民携手,创办家庭农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搞得实实在在,让农民尝到了创业甜头。徐州市的睢宁、新沂等地关工委积极参与推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合作社,目前睢宁共有网商5000多家,网店4000多个,从业人员1.7万人,网销产品从简单板式家具,发展到高端实木家具、生鲜农产品等,年产值突破10亿元。新沂市关工委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青年农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培训青年农民5800多人,有100多人实现网上开店,带动从业人员近万名。今年下半年,省关工委将联合省农业系统关工委召开现场会推广徐州经验。

    回顾全省关工委“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发展历程,从“三扶”到“两创”,到“一促进”,步步推进,不断深化,各项成效的取得,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实践充分证明,关工委主动融入“三农”工作大局,开展“三扶两创一促进”工作,符合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要求,在培育职业农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确实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省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省委办公厅每年转发省关工委工作要点,都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党委政府对“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也给予关心重视。二是得益于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农委吴沛良主任非常重视关工委工作,兼任省农业系统关工委名誉主任,一名农委副主任兼任省农业系统关工委主任,科教处、农广校等职能处室或下属单位负责同志直接参与关工委工作,各市、县(市、区)全部建立农业系统关工委,吸引一大批新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省关工委与省农业系统关工委定期会商沟通,联合开展活动,形成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三是得益于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实践创新。这是我省关工委工作的一贯特色,曹鸿鸣主任反复强调各项工作都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实践创新。鉴于苏南、苏中、苏北农业发展水平、比重不尽相同,在“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中,我们注意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省和各地关工委每年都深入镇村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接地气,摸实情,树典型,我们总结推广的“三扶”、“两创”以及帮扶创办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的经验,都是源自基层的创新创造。四是得益于广大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许多老同志无私奉献,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培育青年农民、帮扶他们创业增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镇江市关工委副主任赵亚夫,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句容最穷的天王镇戴庄村,大力发展有机果园和林下经济,培植起全省第一家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专业合作社,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赢得“要致富,找亚夫”的美誉。他两次被习总书记接见。省委开展学习赵亚夫活动。

    结合帮扶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全省关工委创新举措,为广大农村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2005年和2007年,关工委发动数万名“五老”,配合教育、妇联等部门,进村入户到学校,对苏北、苏中近50万留守儿童和苏南50多万流动儿童接受公平教育问题作了深入调研。针对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远、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等情况,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提出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建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扩大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写入“民生决定”,拿出10个亿分3年用于解决这个问题,全省留守儿童寄宿率由原先的25%提升到76%。全省关工委在城乡社区创办3.8万多个校外教育辅导站,有近2万个建在农村,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青少年离校不离教提供了好去处,使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跨入“十三五”,江苏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农业现代化,希望在青年。关工委老同志对于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农业技术和创业指导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当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有所作为,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和农委等部门支持,更加主动地融入“三农”工作大局,更加坚定地坚持服务青年农民的正确方向,以“三扶两创一促进”为主抓手,推动“讲理想、学科技、达小康、奔现代化”活动向纵深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