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详情页
五老志愿者李振华:坚守在红色高地上的“蒙山牛”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01月16日

来源: 山东省关工委

1953年2月,年仅17岁的李振华响应党的“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告别故乡南京到艰苦的沂蒙革命老区沂源县支教。65年后,一个风华正茂的江南小生,已成为八十有余的沧桑老人,为老区教育献身的步伐却从未停歇。

李振华.jpg

向往:革命老区的感召

沂蒙神奇的革命历史吸引着我奔赴老区。谈起到沂源来的初衷,耄耄之年的李振华仍兴奋不已。“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感人故事,电影《南征北战》、《红日》中的故事情节让我心潮澎湃”。

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敬意、怀着对沂蒙这块神奇而光荣的土地的向往,李振华毅然告别故乡南京,义无反顾地奔赴沂蒙山,投入到支援山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初到山东时,领导得知他在城市长大,年仅17岁,怕他受不了苦,安排他留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他却说:“还是让我到最偏远最落后的沂蒙老区去吧!”就这样,李振华肩背铺盖,手提行李,来到了沂蒙老区偏僻闭塞的穷山沟沂源县韩旺小学。

初到韩旺的日子,李振华目睹了山区的贫穷、落后,面临着语言不通的沟通困难,忍受着饥饿、寒冷,难熬的乡思、乡愁,无尽的孤独、寂寞。当时的教室是办公室、教室、宿舍“三合一”的三间破草房,墙壁被烟熏得漆黑,课桌和坐凳都是用石头块垒起来的。全班38名学生,最小的7岁,最大的38岁。周围十几个村,只有这一处学校,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

乡亲们对这位年轻的南方来客充满了热情,像当年支前那样,亲手纺布,在煤油灯下为他缝制了御寒的棉衣、棉裤,布袜子和走山路穿的钩子鞋,逢年过节,乡亲们争相邀请他过门过节,把好吃的都给他留着,怕他受冻,冒着严寒到山上刨来树墩给他生火。当他看到韩旺村搞互助组连个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会在墙上画杠杠表示时,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面对像父母疼爱孩子一样对待他的沂蒙老区人民;面对那些翻山越岭、背着糠窝头或冰凉的地瓜来上学的孩子和那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他再也迈不开回乡的脚步。

忍受了环境的考验,克服了生活的困难,李振华开始了最初的耕耘。他让家人从南京邮来收音机刻苦学习普通话,终于练成了一口山里人能听懂的“南京普通话”。开始吃不了煎饼,饿急了就用水泡着吃,甚至干脆把地瓜干煮成粥喝。

在韩旺小学时,李振华每月都从21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学生买书、石板、石笔、本子。上级每月供应的3斤白面一发下来,他就做成水饺、面条,把贫困孩子叫到一起吃。他和孩子们同吃同住,他走到哪里学生跟到哪里,以至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抱窝鸡”。

他的努力赢得了老区人民的尊重和关爱,老区人民的尊重和关爱也更加激发了他的回报热情。无论是失恋的痛苦,还是一次次诱人的调离机会,都已不能动摇他

1955年,山东省教育厅对45名南京籍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已有37人调回,剩下的8人中,只有李振华在山村小学任教。

1957年,李振华在南京的女友一次次来信要他调回,他却反过来劝说女友也到沂蒙山区来工作,万般无奈之下,青梅竹马的女友与他分手了。

1959年,李振华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并到北京参加了群英会,受到了刘少奇主席的接见。返回济南时,省委副书记白如冰接见了他,并告诉他省委决定调他到省委宣传部工作。面对这一次又一次的调任机会,李振华都选择了继续留在老区任教。

他在一篇日记中写到:“不做过路客,要做蒙山牛”。正是为了这样一句诺言,年青的李振华已经把心交给了沂蒙山这片英雄的热土。

李振华2.jpg

坚守:许身甘为蒙山牛

李振华将一颗炙热的心融进蒙山沂水,与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孩子们的苦成了他执教的动力。他善待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上关心,物质上资助,学习上指导,做人上引导,精神上鼓励。学生头发长,他自费买来理发工具学着为学生理发;自制针线包为学生缝补衣服;冬天让家里没有被子的男学生与他同铺,最多时能挤下三个孩子,遭了虱子也不嫌弃他们;将远在南京的父母给寄来的大米颗粒不留的分给困难学生;夏天山洪暴发,他冒着齐胸的河水接送学生上学;学生生病,他背着去医院,为动手术的学生输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李振华自制了28种教具,晚上翻山越岭去孩子家里补课。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初中的升学率为10:1,而他教的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中学。为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蒙山沂水。

1965年,李振华被调到与韩旺相邻的张家坡中学,一干又是15年。面对工作、生活中的重重困难与文革期间的冲击,他没有动摇过用教育改变落后山乡的理想信念;没有动摇过他扎根沂蒙山区献身教育的决心;没有动摇过他将贫穷的山里娃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信心。恢复高考后,他年年送高考毕业班,他教的学科在临沂地区每次都名列前茅。许多山里孩子跨进大学的校门。              

1980年春,正在辅导学生备战高考的李振华先后收到两封“父病危,速归”的加急电报。一头是敬爱的父亲,一头是备战高考的学生,该如何取舍?李振华来到野外的荒山上徘徊着,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做出了痛苦的决定:让正读高三的儿子回南京替自己尽孝。不久,“父病故,速归”的加急电报带来了父亲病逝的噩耗,李振华踉跄着跑到学校后山,点燃一沓白纸,面向南方,跪地痛哭。

儿子也因此错失了高考的机会。李振华作为儿子、作为父亲都对亲人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债”,但他的学生却都在高考中填写了合格答卷。

父亲去世后,母亲半身不遂,为便于李振华照顾母亲,南京教育局发来商调函,调李振华到南京鼓楼中学任教,但李振华依然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调离山区的机会。

这一切都让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张家坡一位姓段的妇女首先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到南京替他照顾半身不遂的老母亲,10年间,先后有7位沂源女孩去南京照顾老人。

为了不给乡亲们添麻烦,1990年,李振华把年迈的老母亲从南京接到沂源,但由于半身不遂、水土不服、气候不适等原因,一年后,老人突然辞世,给李振华留下了终生难以释怀的歉疚。

1982年,沂源县政府为了将县城所有小学升不上初中的“思想差、行为差、学习差”的问题学生进行集中收拢管理,成立了县城关二中。学校环境破烂不堪,生源差到不能再差。李振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出任了沂源县城关二中校长。

沂源县城关二中的首批108名学生,都是其它学校的落榜生,号称“一百单八将”,语文、数学、常识三科入学成绩平均28.6分,其中27人数学为零分。不少学生存在不良习气。为转化这些学生,李振华提出了“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学生同等重要”的观点,并召开职工大会,提出“人心齐、泰山移”、“大家一条心、荒山变成金”的口号。在李振华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1985年夏天,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全县传开,沂源县城关二中108名初中毕业生有88人升如高一级学校,合格毕业率100%,多门学科成绩名列全县第一。108名“双差生”成了全县的优秀生。

1987年县政府将城关二中改为县实验中学。在李振华的带领下,沂源县实验中学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青少年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新闻媒体几十次报道了沂源县实验中学和李振华的事迹。

在扎根沂源教育的65年里,他将一颗永恒的爱心融进蒙山沂水,成为深受群众爱戴和广大教师敬慕的“蒙山牛”,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教育的一面旗帜。

乡亲们为感念他,自发捐款为他竖起了一尊汉白玉半身雕像,成为活着而被塑像瞻仰的普通劳动者。洁白无瑕的石雕,雕铸了老区人民对一个教师的崇仰感念,昭示一位教育工作者崇高而平凡的一生。

李振华3.jpg

传承: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大半辈子,教育和学生已经成为李振华生命的一部分,什么时候都无法割舍。1997年,退休后的李振华仍然退休不离岗,坚持孜孜不倦地为教育事业忙碌着、奔波着。

作为沂源县政府督学、关工委副主任,他经常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关心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帮助指导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五老志愿者工作,与其他老同志一起向全市万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发起走出家门、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倡议,得到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响应。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创办四点半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深入网吧查看是否有未成年人进入;检查校车安全;护送学生过马路;深入学校食堂了解饭菜质量和食品安全情况;举办法制报告会、“两史”报告会;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开设道德讲堂孝德讲堂;瞻仰烈士纪念堂,讲好红色故事。

作为省人大代表,李振华更加关注全市教育发展的大局,更加关注全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在省人代会上为老区教育、为淄博教育发展献言献策,为救助贫困失学儿童鼓与呼。为传播正能量,在省内外义务巡回作理想、信念报告3300余场,听众达百万次。

1953年,17岁的李振华第一次领到21元钱工资,就拿出其中的1/4资助贫困学生。随着工资的渐长,受资助的孩子也随之增加。

退休后,李振华把大半生节蓄下来的15000元钱和国务院津贴捐给了他曾经工作过的三个学校,建立了三个振华奖学扶困基金。在李振华的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向基金会捐款,二十多年来,三个基金会共资助9600余名学生,奖励优秀教师、学生3800余名。现尚存基金293万元。

2001年,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帮助贫困生,已过65岁的李振华受聘到万杰朝阳学校,将8年所得的50万年薪全部捐出,资助了23名贫困生。老区人民和受助学生都充满感激地说:李老师是在替咱贫困学生打工。有时为了给临时急等用钱的学生筹措资金,李振华甚至捡拾废品卖。现在,每当退休金发下来,他只留500元做生活费,其它都用来资助贫困生。60多年来,李振华个人累计捐款达12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300多名。

资助贫困学生慷慨大方的李振华却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吃饭以玉米糊和南瓜菜为主,不吸烟、不喝酒,甚至连茶叶也舍不得喝,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6年,65年前30元买的 钟山牌手表至今还戴在手上,一件灰蓝色的衬衣已经穿的泛白、领口破损,折断胶底的老布鞋也舍不得扔掉。

李振华是清贫的,但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他最富有,他的财富惠及一方山水一方人。他内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欣慰,因为受资助的学生都圆了上学梦,用知识摆脱了贫困,改变了命运,成为国家建设人才,还积极感恩回报社会。

为了用李振华的事迹教育和激励他人,2012年沂源县建立了李振华事迹展厅。展厅面积263余平方米,由十大主题篇章、132个板块组成,其中展示照片900余幅、实物992件、雕像1尊、橱窗47个,描述性文字4万余字。展厅展出的实物、照片和影像,时间跨度达60余年,件件留有岁月的印痕,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具有珍贵的纪念、宣传和参考价值。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人民教师李振华65年扎根沂蒙山,教书育人、捐资助学,献了青春献终身的感人事迹。

振华事迹展厅开馆以来每天来自省内外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已达18.8万余人次,很多人感动地流下热泪,写下感言,立志要做个像李振华这样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强调,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李振华以及像李振华式的沂源人用自己的忠诚、责任、担当、奉献,在沂蒙精神这个拼图上描绘上自己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