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详情页
玉壶冰心为民情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8年12月07日

来源: 山东省关工委

他原本在繁华的首都北京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本来也有进京返城的机会,但是他执着地扎根于农村一辈子,离休在家的他已然有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群众赶来探望他。他就是金乡县鸡黍镇一位从平凡岗位上以普通干部身份离休的优秀老共产党员——杨庆贺。

是什么力量让他舍弃首都北京的工作,毅然投向艰苦的农村?是什么力量让他舍弃进京的机会,决心扎根农村一辈子?是什么样的品格让他这样一位普通共产党员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赢得那么多人的尊重?带着几许疑问,怀着十分尊敬,抱着一颗虚心学习的态度,笔者专程来到了他为之奋斗挥洒了半个多世纪的心血和热情的地方——鸡黍镇,在该镇鸡黍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笔者探访了老人一路闪光的心路历程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事迹。

响应号召义无反顾

杨庆贺1924年生人,原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旅行家杂志社工作,1960年,为响应中央“万名机关干部到农村”的号召,他决心到最艰苦的农村战场大干一番,决心到一线去磨练自己,争取在一线入党。他完全忘掉了自己,把个人利益、家庭利益统统抛在一边,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别人让其留京任教的邀请。但是在他准备和其他同志一起奔赴一线的时候,家里的状况不禁让他左右为难了,母亲病榻在卧、奄奄一息,妻子即将分娩,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他不是铁石心肠,他也有父母慈怀、儿女柔情,他多想在病榻前伺候已处于弥留之际生养自己的亲娘;他多想在妻子分娩、孩子出生的时侯守候在她们的身边……他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艰难的抉择,想着党和中央“舍小家顾大家,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谆谆教诲,想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亲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他含泪辞别了他热爱的亲人,毅然而然地投向了艰苦的农村。来到农村不几天,就相继接到母亲辞世、妻子分娩的消息,这也成为他终生的遗憾。在组织的安排下,他首先来到了在当时偏远落后的金乡县,原本打算到金乡一中教书,后又因基层缺乏干部,便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名不见经传的鸡黍公社(现鸡黍镇)。从此,他便与农村、与农民、与鸡黍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心系于民 不辱使命

来到农村之后,他不禁惊愕感慨于当时农村的贫困落后,群众凭老经验种地,靠天吃饭,生产方式、生活工具都很落后,生活十分困难,他便下决心为改善广大群众的境遇做出努力。他积极向领导、向同事学习,很快进入角色,适应了基层工作。一个人管着党政办、民政、信访等多项工作,他的办公室简直就是当时公社的一个综合工作机构。早晨起来就上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晚上还要加班加点,虽然很苦很累,但从不抱怨,反而因为给群众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事,感觉精神特愉快,心情特舒畅。他也因为对工作严肃认真,对群众真诚相待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公社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落实政策,拥军优属。他认为烈属的亲人为了祖国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老复员军人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吃尽苦难,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为此,当他了解到多数烈属、老复员军人的生活都十分困难时,便向公社党委、县民政局做了详细汇报,并建议对所有烈属进行定期完全补助,得到领导的认同。此举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说“共产党没忘咱,政府没忘咱”。每逢大年初一他总是先到一些老烈属、老复员军人家中拜年。每到一个大队,他也总是首先到烈属家嘘寒问暖,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生活困难的尽量帮助解决。当他了解到郭庄大队老复员军人邓志国50多岁,因复员晚,结婚晚,孩子小,生活十分困难,房屋破旧不堪,本人又常年有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但帮他办了定期补助,还帮其建起三间新瓦房,让他一家人十分感动。他还经常看望患重病的优抚对象,不但对其进行安慰,还对看病确实有困难的帮助解决治病费用。

扶危济困,播撒爱心。鸡黍是老区经济基础比较差,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有些户因天灾人祸、劳力少就更困难。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干部的杨庆贺义不容辞地站在了解决困难群众问题的最前沿。为此,他走遍了全社大大小小100多个村庄,设身处地去知民情,解民难,排民忧,帮民困,竭尽所能为困难群众解除各种难题。说起他帮扶困难户的故事不能不说任楼村已故五保户任文超。一个冬天,他去探望双目失明的任文超时,发现他被褥单薄,而且没穿棉裤,并了解到有次做饭还差点酿成火灾,这让他很是担心,成了他的一桩心事,成了他关注的焦点。不但给他送去了新被褥和新棉裤,还帮他安排一个人专门给他做饭,并时常去看他,使老人深受感动。一次,他去了以后得知老人想吃肉。当天回到集上,他用自己的钱给他买了二斤猪肉,委托邻居给他送去,并嘱托帮他炖好。这个可怜的老人临终时专门让人捎信叫他赶快去。老杨说:“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实感情。”像任文超这样受过他帮扶的村民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方寸之纸也是写不完的。他为困难群众发放了不计其数的救济金,但他从未揩公家一点油水,即使孩子用他一点墨水都不行,他说:“那是公家的。”相反的是,他还经常从自己并未鼓起的腰包里挤出一点点钱,资助周围的困难群众。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一双皮鞋穿了10年,一块手表用了20年,一个瓷碗端了60年,衣物则是烂了补,补了再穿,孩子给他买了新衣服,他也舍不得穿,有时还让给退回去。他对家人、对其他人却很大方,和周围邻居和睦相处。

他就这样利用职业职能,全社哪里需要帮助就往哪里伸出援助之手,把党和政府的每一份关爱都及时地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方晴朗的天空。即使群众因家务事等其他事来访他也总是热情接待,耐心疏导。他因此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成了他们的贴心人、亲人,他们有事总爱找他帮忙,有话也爱找他倾诉,时常有事没事地到公社来看他,和他说说话。他说:“这就是人心换人心”。

二次抉择 永留农村

1977年,他又面临着一次抉择,经受着一次考验。中央制定了北京下放干部回京的政策,这期间与他一起从北京下放至金乡工作的另19名同志全都回去了,他也完全符合进京条件。但是在长期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他与他们结下深厚的感情。他觉着当时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民生活还比较困难,自己走了从良心上过不去,“在北京是干革命,为人民服务,在鸡黍也是干革命,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遂立志扎根农村一辈子,在农村加入共产党,在鸡黍一辈子,为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尽一份绵薄之力,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就这样,几十年来,他一心扑在农村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廉洁奉公,赢得群众的极高赞誉和爱戴,但是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与别人比待遇、比地位,从不放宽对个人的要求,从没向哪一届党委政府提出过任何个人方面的要求。家里的房子是最近三四年才翻新的,家里亦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单是为了入党,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一个不实的结论,历经风风雨雨,先后3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孜孜不倦追求等待了32年。

更可贵的是他在1983年离休以后,仍然在想着如何发挥余热给党、给群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年他都自费订阅《人民日报》、《参考信息》等报刊杂志,供自己和群众翻阅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等。他还还写了数十万字的回忆录、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前几年,他曾对一位领导说,他为党、为人民做的事情太少了。现在年纪大了,别的事情做不了了。他写的这些东西哪怕有几行字对鸡黍镇有用处,他也觉得值,感到高兴。目前,老人仍在潜心写他的回忆录。

工作几十年来,在他的心中总有一股大爱的潮流在涌动,一种燃烧的激情在释放着他忠心耿耿为人民的情感。半个世纪他无怨无悔,兢兢业业,诚诚恳恳,以其特有的坚毅和执著工作在一线,从没离开过农村,从没离开过鸡黍镇;半个世纪,他从一名血气方刚的年青人变成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做的好事实事不计其数。他正是用这一桩桩实实在在的事情、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共产党员的形象作出了鲜明的注解,也让老百姓记住了这位老党员的名字,让党委政府了解了这样一位朴实的好干部,也彰显出他心系人民、不辱使命的崇高风范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大写出一位使人感动、无私奉献、催人奋进的基层干部和党员的优秀形象。他本人因此先后被市县社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干部,受到省民政厅领导的表扬。老人有《自勉诗》一首“平平淡淡总坦然,不求名利心自安。耄耋虽至有余热,永不停步到百年。”应是老人崇高境界的最好写照,也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