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详情页
身退心不退 余热谱新篇——记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华阳社区“五老”志愿者孔庆龙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05月08日

来源: 山东省关工委

一阵锣鼓音乐之后,在枣庄市台儿庄区全区迎新春百姓大舞台上,主持人报幕:“下面请欣赏葫芦丝合奏《沂蒙风情》《美丽的台儿庄》,演奏者????华阳社区草根艺术团葫芦丝演奏队领奏——孔庆龙。”

孔庆龙今年65岁,自2007年在区政协秘书长位置内退以及2015年正式退休后,一直是运河街道华阳社区“五老”志愿者,曾担任华阳社区“第一书记”,现为社区老干部党支部成员、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副组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孔庆龙在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诠释了身退心不退、爱心满人间的高尚情怀。2017年9月,他被省关工委和省文明办授予“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离岗不离党,任职“第一书记”,为社区建设和党组织活动献计出力。内退后,孔庆龙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回到所居住的华阳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他协助社区党组织创新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并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了“发挥党员特长、按照特长设岗、搞好结对帮扶”的建议,被组织认可并付诸实施且成效显著。社区“双报到”活动得到了区委的充分肯定,全区“双报到”活动启动仪式在华阳社区隆重举行。孔庆龙被区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和“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动先进个人”。

孔庆龙不仅是社区“第一书记”,而且也是参与“双报到”活动的一名扶弱济困岗的党员。几年来,他自己帮扶过的困难群众就有20余人。其中因车祸致残的社区居民刘茂龙是孔庆龙结对帮扶的对象之一,他多次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其送去衣服、面粉、豆油等物品,协助为其办理了伤残、低保等保障手续。他和爱人经常去刘茂龙家问寒问暖。去年端午节前,他为刘茂龙家送粽子,因往五楼爬不慎摔倒,将左腿关节摔伤,这位60多岁的老党员没有任何怨言。孔刘两家为此成为忘年之交。

为满足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孔庆龙建议并精心组织成立了华阳社区草根艺术团,并为艺术团专门安排了排练活动室,聘请了艺术顾问和指导。2017年5月,艺术团组织了46名“五老”合唱队,经过一个酷暑的排练,在全市大合唱比赛中脱颖而出,10月30日,唯一代表枣庄市去济南参加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举办的“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全省基层老干部合唱表演,以《四渡赤水出奇兵》《祝福祖国》两首曲目赢得了泉城观众的阵阵掌声而获奖。

退休不褪色,尽到“五老”职责,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尽心尽力。针对有的小学生下午放学无人接送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地做法,孔庆龙和社区“两委”成员协商办起了“四点半学校”。他组织“五老”志愿者和爱心岗党员排班值日,定期在社区“四点半学校”参与管理和授课活动。为增加“四点半学校”的阅读内容,孔庆龙建议并带头捐书成立了社区“漂流书屋”。孔庆龙喜欢琴棋书画,其书法作品多次参与国家、省、市、区级展览并入展或获奖,他利用社区书画活动室和“四点半学校”的平台,自费购置笔墨纸砚和书法字帖,为社区青少年儿童义务开展书法教学活动。几年来,接受他培训指导的青少年达200多人次,有的已考入大学被书法专业录取。

2016年,孔庆龙被区教育局聘为彭楼中学和顺河小学书法进课堂兼职教师。在为学生上书法课时,他从书法开始,将书法、京剧、武术和中医逐一介绍,并把书法的结体美观、用笔轻重、章法布局和音乐的强弱起伏以及为人处世结合起来讲,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孔庆龙利用自己喜欢演奏葫芦丝的技艺,免费在社区开办了葫芦丝教学班,并将书法和葫芦丝交替进行教学。他的葫芦丝教学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后来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参加。孔庆龙还将“四德”教育、居民公约以及如何发挥社区“五老”作用等内容编成唱词,在《台儿庄周讯》《华阳通讯》和社区宣传栏上广泛宣传。

在去年的卫生城创建活动中,孔庆龙会同其他“五老”带头人,组织了几十人的“五老”和青少年志愿者,到街头发放创卫宣传单,积极参与小区环境治理。对此区电视台作了典型报道。在全区“粮食杯”“卫生城创建,文明先行”征文活动中,孔庆龙撰写的《提高素质,注重细节,共同走向文明崇高的未来》一文,被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征文活动领导小组评为一等奖。

身退心不退,乐于吃苦奉献,为做好编史修志工作不遗余力。2017年下半年,全区第二轮编史修志的任务下达后,区民政局领导考虑到孔庆龙具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文史编写能力,请他义务帮助编写民政志,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了任务。虽说他曾在民政局工作六年有余,对民政工作较为熟悉,但执笔写起来难度大的出乎其预料:一是档案资料缺失太多;二是时间紧任务重;三是在完成民政志撰稿的同时,还要参与区志编纂工作。面对困难,孔庆龙没有退缩。在具体编写民政志过程中,为核实资料,破解疑问,孔庆龙先后打了300多个电话,走访了区直10多个单位,多次到知情老同志家拜访。在材料如何使用上,甚至睡觉前他还在反复推敲、琢磨。

半年多的时间,孔庆龙几乎天天熬夜搜集整理资料。累了,就在桌面上伏一会儿,感冒发烧就简单地吃两片退烧药。他爱人见他身子日渐消瘦,就催促他去医院查体。他说:“我60多岁的人啦,身体哪能一点问题没有。瘦点怕什么,还难得老来瘦呢。”在4万多字的民政志初稿即将成型的一天,他突然感觉头晕眼花,浑身发酸,在爱人的强迫催促下到医院进行查体,检查的结果是空腹血糖达到11。大夫告诉他,你的血糖突然增高就是熬夜熬的,不要熬夜,要多注意休息和饮食,抽时间锻炼身体。但他认为能为全区修史编志出力流汗是值得的。尤其是当民政志稿顺利通过省修志专家鉴定得到好评时,他感觉血糖高了点也值得。为此他还写了一首《修志感怀》:退休又坐幕屏旁,昼夜编文打字忙。伴影拨灯析真伪,随光借亮构篇章。翻书念祖春秋记,著志怀先太史扬。历世忠心昭日月,观今鉴古继承长。

“要前进,再前进,永不停息!”——这是孔庆龙退休后的座右铭。“五老”志愿真情献,他还在践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