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详情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关工委:“五老”助推青年创业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6月13日

来源: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关工委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关工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瞄准青年农民创业这块崭新天地,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与农委、团委、老年科协等部门联手,通过搭台唱戏、借台唱戏、同台唱戏,引领、帮扶一批青年农民走上创业之路。广大“五老”在引领、帮扶青年创业的同时,也找到了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舞台。

一、实践与成效

(一)主动融入,搭台唱戏,组建创业导师团

为推动广大青年农民积极投身创业大潮,2014年,区关工委主动融入、主动作为,与团区委共同谋划,在全区开展了“成长1+1,助推创业梦”活动。先在桥头镇试点,组织25名“五老”与青年农民携手结对,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路上遇到的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在结对帮扶中,“五老”们下真功,使实招,引领一批青年农民创业有成,有的并初具规模。

在试点的基础上,区关工委在全区范围内筛选一批有特长、有经验、乐于奉献的“五老”组成创业导师团,全面推开“1+1”结对助创业活动。全区有100多名“五老”参与“成长1+1”结对青年农民创业活动。为优化活动形式,2016年开始,在区委组织部的牵头下、区关工委、老干部局、老年科协等部门联合召开对接帮扶青年创业签约对接会,以协议的形式明确帮扶要求、双方职责及帮扶目标,一批有经验、有特长的“五老”成为青年农民创业路上的签约导师。今年,又一次召开签约对接会。13名老科技帮扶16名青年创业者,签约20个,其中农业项目16个,工业项目4个。

区关工委成员带头参加导师团工作。副主任薛春凤对接帮扶青年农场主施阳,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技术转型、推广发展问题,引导他改良品种,种植“蚊帐大米”,提高经济效益。现在,施阳农场种植的“蚊帐大米”已成功通过欧盟检测。“撑着蚊帐种大米”的新闻报道登上了《人民日报》。

为进一步引领青年创业,区关工委与农委、团委联合,及时召开“青年创业现场推进会”,命名表彰了20个青年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创业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一大批有志青年闻风而动,纷纷学科技、找门路、上项目、办实体,青年创业遍地开花,一个个家庭农场、小微企业应运而生。全区已创成2636个青年创业项目,其中农业合作社1297个,家庭农场1234家,加工生产企业105个。

(二)发挥优势,同台唱戏,实施科技帮扶

帮助青年农民创业,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区关工委多次与团委、农委协商对接,谋划跟进青年农民创业的有效措施。在这方面,采取三着措施予以跟进。

一是“一对一”陪伴式指导。沈高镇夏朱村村民丁谦军,在外打拼多年,2013年回村创业,流转土地200多亩,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准备发展高效设施蔬菜生产。为助其创业成功,区农业关工委科技专家主动上门服务,从搭建蔬菜大棚,到选择优良品种,从布局茬口安排到育苗定植,从采摘到销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技术指导和服务。第一年丁谦军就取得成功,种植的茄子每亩纯利润超过了1.5万元,实现净利润40多万元。丁谦军在自己富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2014年在区农业关工委的帮扶下,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吸收本村及周边50多个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走上规模种植蔬菜的高效农业致富之路。目前,该合作社申报了2个无公害蔬菜商标,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检测平台。合作社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农户亩产值过1万元,纯收益6000多元。2014年,丁谦军获评江苏省首批青年农民“创业之星”。

全省知名水稻专家肖跃成对接帮扶兴太镇大学生村官徐友成、程汉。他采取实地指导、信息提示、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水稻高产技术指导,使他们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实收单产达1221斤。2名村官不仅自己创业有成,还吸纳30多个农户就业。2015年,徐友成高票当选了村委会主任。

全区80多名“五老”参与“一对一”帮扶,创成53个农场、合作社、加工企业,实现了“一年初成,二年增效、三年发展”的预定目标。

二是“点对点”入户式指导。全区有28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入户指导工作,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00多项,有3000多农户得到了“点对点”的指导。

大学生村官孙飞创办的“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在老农技人员的帮扶下,进行水稻和鱼、虾、鸭、蛙共作等立体和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效益倍增,稻田生态养鱼及稻鱼共作技术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汉土”牌原生态鱼米远销上海、南京等地。目前,该场已成为姜堰区稻麦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基地、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建设基地、基层体改和补助项目示范基地,年接待周边县市农户考察1000余人次。“孙飞:稻田里养鱼的年轻人”先后登上江苏电视台和《农民日报》。2015年,孙飞获评“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汉土家庭农场”被评为“省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老科技工作者刘裕岭对接指导大学生村官唐璟进行草莓繁苗获得成功;老农技李志宏不但对创业青年进行技术指导,还送去相关书籍供其学习;老水产专家李稳林指导2名大学生村官进行水产养殖,螃蟹、河虾亩产量均大幅提高……

接受帮扶的创业青年都说,老专家为我们传经验、送技术、帮管理,尽心尽责尽力,把我们的承包田当作自己的责任田,把我们办的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把我们年轻人当作他们自己的子女,是我们创业路上名符其实的好老师和引路人。

三是“不断线”驻企式指导。原区农委办公室主任蒋植宝,退休后扶持姜堰君鹏驼鸟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鸵鸟产业化养殖和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显著增加了养殖效益,其科技成果先后获泰州市、姜堰区科技进步奖。“非洲鸵鸟产业化技术集成与开发”项目进入国家“星火计划”,“非洲鸵鸟三生健康养殖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被江苏省农学会2016年论文集收编,“养鸵鸟的人石正君”登上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长达25分钟。

老农技王义贵挂钩联系新富源溱湖簖蟹现代水产产业园,他帮助开展微孔增氧、高密度循环水养殖试验。在他的指导下,该公司从3000多亩水面中,拿出1500亩应用微孔增氧、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新技术,效益是常规养殖的1020倍。他还帮助企业制定了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完善了档案管理、仓库管理、塘口管理、生产投入品管理等一整套制度。产业园先后获评“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江苏省鱼业精品园”、“泰州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泰州农产品质量十佳诚信企业”等荣誉。公司注册的“汤记”品牌,被泰州市认定为市级知名商标。

老专家们挂钩帮扶的溱潼中艺农业科技园,仅2016年一年就申报实施农业项目3项,申报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件,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近200万元,完成了2014年申报实施的国家农业产业化“一县一特”项目验收,顺利通过了农业部五星级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专家现场验收。

(三)加强培训,借台唱戏,夯实创业根基

区关工委与农委、团委、科协紧密协作,充分利用农校、团校、职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立了“区有农校,镇(街道)有中心校,社区(村)有分校”的三级培训网络。借台唱戏,大力开展青年农民培训,为他们夯实创业根基。

培训的内容由一产向二、三产拓展,先后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青年农民2000多人;实用技能培训,每年培训200多人;电子商务培训,每年培训200多人。培训的形式由技术普及型向典型引路、专家授课、基地实训延伸。河横施阳农场青年农场主施阳除积极参加本地培训,还主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先后去南京、上海、苏州等地科研院所拜访专家,请北京留美博士、农业专家来农场实训,按照CS项目运作,种植蚊帐大米。施阳农场被评为江苏省志愿服务爱心企业,农场主施阳被评为姜堰最美青年。

系统性培训,使200多名青年农民通过“农业行业技能鉴定”,获得国家人社部颁发的农业职业资格证书。16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农业电子商务培训后,发展“互联网+”农业,成为新“电商”。

二、问题与思考

“五老”助推青年创业,有为、有位、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与破解。

一是“五老”助推青年创业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还只是停留在局部地区、部分人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进行推动。

二是“五老” 助推青年创业尚未形成共识,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没有象“五老” 关爱儿童那样形成氛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偶然性。

三是“五老”自身能力有待提高。当前,“五老”队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特色人才偏少的现象,有能力的不愿做,愿做的能力上有欠缺,不少“五老”对助创业做什么、怎么做认识模糊,思路不清,能力不够,主动性不强。

  三、对策与措施

“五老”助推青年创业,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要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支撑。上面有要求,下面有呼应。最好能由上级关工委出面、组织部门牵头,出台一个多部门联合的文件,从政策层面、工作层面、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撑。

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精准帮创。注重发挥农口关工“五老”的作用。他们长期服务“三农”,熟悉农村、了解农民、衷情农业,是帮助青年走上创业之路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要建好老农技工作者帮创队伍。

三是完善协调机制。关工组织、团委、农委等部门要联手联动,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分工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推,拓展共创成果。

四是提高“五老”自身素质。不局限于做经验型“五老”,要做学习型“五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要求。要瞄准青年创业的愿望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帮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