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详情页
坚持立德树人 扎实做好“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5年12月10日

来源: 成都市关工委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城市,是一座有着3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全市青少年共156万人,其中五失(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约有8181人,占青少年总数的0.52%。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属于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是各级关爱、服务的重点对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扎实有效地做好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对于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进步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市各级关工委在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关爱帮扶五失青少年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4年,我市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党委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

成都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特别是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坚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政治要求来强调,作为使命任务来筹划,作为社会责任来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对做好全市关爱工作和五失青少年的帮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委书记黄新初同志和分管领导多次到市关工委进行调研,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切实重视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对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要重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成都市20个区(市)县中的大部分单位,除明确一名现任常委兼任关工委主任外,还指定了人大、政府、政协各一名在职领导兼任本级关工委副主任,以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自觉把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纳入党委的目标考核内容,纳入政府的民生工程项目,纳入社会治理的总体规划。

我市各级关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始终把五失青少年的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做到研究关爱工作有帮扶五失青少年的议题,部署关爱工作有帮扶五失青少年的内容,调研关爱工作有帮扶五失青少年的项目,表彰关爱工作有帮扶五失青少年的典型。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王东洲同志还以个人名义,给成都市各区(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写了一封信,希望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做出应有贡献,得到各区(市)县党委、政府的积极回应,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

二、深入调研摸底,分工明确职责

“五失”青少年是由特殊个体组成的,扎实做好他们的关爱帮扶工作,首先要做到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明确职责。

一是摸清底数。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沉到一线摸底,对全市五失青少年进行精确统计和现状分析,在全市8181五失青少年中,分类出失学1070名,失足281名,失管1665名,失业4403名,失亲762名。真正做到人员底数清、思想动态清、基本状况清,为全市各区(市)县有针对性地制定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措施,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是建立台账。由政府指定民政部门牵头,各级关工委积极配合,依托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对辖区内的五失青少年进行登记造册,设立台账。通过定期走访、定人帮扶、动态管理、追踪变化、建立“五失”青少年励志册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五失青少年的人员变更、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心理动向和关爱效果。

三是明确职责。各级党委、政府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按照职责职能分工,明确对失足青少年的关爱由政法委牵头负责,对失学青少年的关爱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对失业青年的关爱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对失管、失亲青少年的关爱由民政部门牵头负责,并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帮扶救助措施。民政部门还依据现行有关规定,力争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方面向五失青少年实行政策倾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资金、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对五失青少年的救助和帮扶,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关爱制度健全配套、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帮扶大格局。

三、开展倾情关爱,主动跟进作为

近年来,我们始终遵循帮扶一个‘五失’青少年,就是帮扶一个希望;拯救一个‘五失’青少年,就是拯救一个未来的宗旨,主动作为,倾情竭力,帮扶到人,关爱到心,在教育关爱五失青少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强化责任意识,实行结对帮扶

为认真解决好五失青少年中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情感失缺等问题,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关爱活动;及时组织五老、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与五失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鼓励在校教师、班主任、团干部主动担任五失青少年的代管家长,使全市五失青少年的结对帮扶做到了全员覆盖,不漏一人。

新都区未成年人刘莉,父母亲都是智障残疾人,爷爷双目失明,家境非常贫困,屋内除一张能挤一家四口的木床和一口煮饭的大锅外,一无所有。由于家庭无固定收入和生活来源,刘莉小小年纪便辍学在家中。为帮助刘莉尽快重返校园,泰兴镇“五老”志愿者主动与她结成关爱对子,积极向镇上申请为她家添置了餐桌和电视机,办理“安居工程”和低保,并协调泰兴小学为她免去了书本费和午餐费。如今,刘莉已光荣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还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继续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关爱的贫困孩子。大邑县“五老”志愿者李秀英长期结对帮扶两名山区贫困学生,定期对他们进行亲情关怀、心灵抚慰、思想帮教、学业资助,使两个孩子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付钰豪成为全县的学习榜样,被评为成都市“美德少年”。温江区建立了聘任“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父母”制度,对近千名失管、失亲青少年(含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捐助,而且在精神上给予滋养,做到每周通一次电话,每两周面谈一次,每月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直至高中毕业或考上大学。锦江区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家庭教育和干部成长结合起来,将“自我成长、婚姻家庭、亲子教育”三项内容纳入全区党政干部培训计划,着力强化全区干部的家庭教育意识、关爱帮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探索了全国干部培训的新模式。

2、强化成才意识,实行心灵帮扶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学校课堂教育、“五老”关爱活动室、“假日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为阵地,对心灵上有创伤的青少年给予心灵抚慰,帮助他们走出生活阴影,重拾阳光心态,坚定人生梦想,培育心灵的“正能量”。目前我市已创办近600所留守儿童之家,组织全市2万多名留守儿童参加作业辅导、艺体培训和各类情趣活动,使留守儿童在课余和假日期间学有阵地、玩有场所、帮有专人。

金堂县是我市留守儿童人数最多的一个县,拥有留守儿童近万人,县关工委与各乡镇、县级部门齐抓共管,深入开展了“心灵阳光、亲情互动、乐园建设、结对帮扶、维权关爱”等五项活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老师到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乡镇、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帮助留守儿童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在全县21个乡镇、45所学校开通亲情电话70余部,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沟通服务,有效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大幅提升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指标。金堂县关工委组织拍摄的反映关爱留守学生的微电影《心愿》,荣获团中央举办的“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三等奖。青白江区人和学校是成都市留守儿童最多的一所学校,全校1200多名学生中,单亲外出打工的占95.1%,双亲外出打工的占31%,成都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王东洲同志亲自率队到该校进行调研,将该校确定为市关工委的帮扶重点。主动协调四川省图书馆为该校师生捐赠少儿图书1000余册,电子读书卡100余张;先后拨款200万元(含省关工委支持的50万元),为全校1200多名学生每人购买了一套价值341元的床上用品;组织实施了学生食堂改造、校图书室整修等四个资助项目,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为全校学生安心学习、立志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龙泉驿区关工委和教育局坚持把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教水平,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区57所中小学建立了家长学校,设立了153个家长课堂,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的培训计划;把“家长提升”纳入学校的教育目标;把“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家庭教育护航”纳入学校的办学宗旨;把“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前进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变成全体家长的共识。龙泉驿区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的做法,受到了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的肯定和表扬。

3、强化法律意识,实行教育帮扶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是“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项活动。组织法制宣传团深入学校、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共宣讲200余场,5万余名学生听讲;向全市中小学赠送了10万册青少年刑法教育前置读本《走进刑法》。青羊区积极探索普法教育新模式,在全区48所中小学全部配齐了“法制副校长”,由学生担任的“法制副校长助理”,积极协助“法制副校长”在校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法制方面遇到的难点和困惑,既增强了在校学生的法律素养,也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该区被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称号。武侯区人民检察院和相关部门9年来连续举办了暑期法制夏令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司法机关、到未成年犯管教所与失足青少年面对面交流、自编自导自演法制情景剧、观看全国首套卡通版法制教育片等多种形式,使先后参训的5000多名学生,初步直观了解了我国司法程序和刑法知识,增强了学生学法、守法和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这些学生就像一颗颗传播法律知识的种子,回校后又把所学的守法常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武侯区举办暑期法制夏令营的做法,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

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力度。我市各级关工委、公检法司、妇联、工会等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关爱团到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未成年犯开展探视帮教活动,鼓励他们从深刻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做起,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从虚心接受教育改造做起,重塑向往明天、走向新生的信心和勇气。关爱团成员还给未成年犯送去学习、生活用品和法律书籍,对他们实行“一对一”帮教。尤其是不少未成年犯读到关爱团送去的《重塑自我,放飞理想——致高墙内孩子的一封信》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泣不成声,纷纷表示要认真接受改造,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近年来,在我市关工委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法制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少年犯由830人降至681人,青少年犯罪呈明显下降趋势。目前全市己有80名失足青少年经过改造和重点帮教,又重新回归学校和社会。

4强化关爱意识,实行助困帮扶

我市各级关工委在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时,不搞锦上添花,坚持雪中送炭,始终把关爱帮扶落实到最需要的孩子身上。近年来,成都市关工委共筹措关爱基金3900万元,看望慰问和帮扶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和特殊学校学生近万名;都江堰市去年筹集爱心资金300余万元,帮助600余名家庭贫困学生圆了入学梦;金牛区关工委以建立“430乐园”为切入点,募集关爱基金178万元,为全区29个“430乐园”里的2000多名留守学生、贫困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免费托管服务;新都区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会,主动为数百名失业青年及毕业大学生推荐就业岗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失业青年自主创业办理小额贷款,为他们创业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在关爱帮扶“五失”青少年活动中,我市还涌现出了许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邛崃市78岁乡村退休老师宋迪泉自筹资金,在自家的院坝里办起了“院坝学堂”,先后有300名留守儿童在这个家庭辅导站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宋迪泉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本人荣获了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的称号。彭州市85岁的五老”志愿者杨朝祥,从1991年起自掏腰包坚持给村里56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发奖品,激励他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杨朝祥的爱心善举,被省、市新闻媒体称赞为奖品爷爷”,并入选中央文明办2014年“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候选人。爱心企业家黄国蓉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模范,她创办的保洁服务公司拥有2000多名员工,其中有70%来自失业青年、下岗工人和残疾人等。对这部分弱势群体,黄国蓉倾注了拳拳爱心,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的员工家庭,对子女考上大学的员工家庭,及时给予经费援助。她本人获得了“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的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我们还配合有关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了防溺水等安全防范教育,印制下发了数万册《成都市青少年自我安全防范“掌中宝”》。由于做到了早宣传、早防范,去年我市青少年溺水淹亡事故率和交通伤亡事故率均大幅降低,基本做到了暑期让孩子安全、让学校安心、让家长放心,受到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与好评。近年来,我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王东洲同志多次强调,各级关工委要学会用科学统筹的方法抓好“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坚持每年突出一至两个工作重点,既注重量力而行,更注重取得实效,力求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开创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四、关于进一步做好“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的建议

我市各级关工委在做好“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中,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我们也深深感到,关爱“五失”青少年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和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根据我们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将关爱帮扶“五失”青少年工作纳入民生工程、目标考核和社会综合治理规划中,使关爱帮扶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二是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的具体保障措施。始终做到有部门牵头、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督导落实,确保“五失”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挂在空档。

三是建议各级部门和关工委对新增的“五失”青少年要做到早发现、早定位、早帮扶,防止流向社会,尤其是要防止向恶性方面转化。

四是建议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提出的“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还乡创业”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回引工程”,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尽量减少留守家庭数量和“五失”青少年人数,从源头上破解留守儿童失亲、失管和空巢老人监护难等问题。

五是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弘扬社会杰出青少年精神风貌和关爱帮扶的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和帮扶“五失”青少年,真正做到让失亲、失管的孩子有人帮,失学的孩子能读书,失业的青年有事做,失足的孩子有信心,不断营造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