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详情页
关爱留守儿童须全社会给力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5年11月06日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关工委

“关心留守儿童,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今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日前,区关工委、区文明办、荔城街联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美好明天”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实乃促进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之善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破解留守儿童困境的关键所在。中国经济前30年高速发展,与外来务工人员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可是,家庭的分离、留守儿童的产生,其代价是高昂而沉重的,急需破解与弥补。无可讳言,关爱留守儿童不仅是党委、政府的事情,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以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为主体的各级关工组织,是党委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和助手,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五老”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五个方面的优势,力所能及、量力而行地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助于破解留守儿童“放养”的困局。诚然,关爱留守儿童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用心、用情、用法。

关爱留守儿童须用心。“用心”体现在“真心、真思、真行”6字箴言上。真心,就是起心动念把关爱留守儿童放在心坎上;真思,就是千方百计为留守儿童着想;真行,就是把对留守儿童的爱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譬如:针对留守儿童亲情抚慰、生活料理、心理辅导、学习引导、安全呵护五个方面的缺失,联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释放“六心”正能量,即:爱心清除担心、热心溶化冷心、关心去掉灰心、耐心置换伤心、诚心换取信心、贴心带来开心。

关爱留守儿童须用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纲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集中体现在热情仁爱上。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达的都是仁爱之心、亲善之情。在赡养孝敬自己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该忘记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就是把伦理道德及亲情推向了最高的思想境界。

关爱孩子,家庭的伦理道德及亲情至关重要。当今的留守儿童,缺乏的正是家长的亲情呵护和“心理陪伴”。亲密和谐的亲情关系,能够给留守儿童带来精神的抚慰与支撑。为人父母应切记:亲情慰藉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无论你走到何方,哪怕是天涯海角,都应保持与孩子沟通的频率,以解孩子的“情感饥饿”。有的地区开展“学校与家长联手解困留守儿童大联盟行动”,规定家长每周与孩子们通一次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或发一条信息、每月与班主任电话联系一次,每学期至少回家一次与孩子团聚的“四个一”做法,值得仿效。

关爱留守儿童须用法。首先要在强化父母监护责任,保障青少年亲子团聚权的同时,落实好隔代监护、亲属监护、寄宿学校监护等监护责任,努力克服无人管、无力管、无心管的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用足、用活、用好学校寄宿、营养改善和交通服务等方面保障政策。教育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要求,建立留守儿童台账和信息平台,并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和公益组织,给留守儿童心灵上的呵护、生活上的帮助、学习上的辅导、行为上的矫正。

   总而言之,破解留守儿童“放养”困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关工、义工、社会给力,用心、用情、用法编织完善关爱保障网,从而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