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详情页
凝心谱写合奏曲 聚力唱响关爱歌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5年06月23日

来源: 潮州市关工委

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工委作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群众性工作组织,集结着大批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有着政治、经验、威望、时间、亲情等独特优势,是创新社会治理和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紧密结合潮州实际,把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视为关工委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用学习转换思维习惯,用宣传培育法治精神,用实践强化法治信仰,用环境熏陶法治理念。关工组织与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中小学校“四轮齐转”;法治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三进并举”。广大“五老”热心当好法律知识的宣传员、法治教育的辅导员、道德建设的调研员、留守儿童的关爱员、失足孩子的帮教员、净化环境的监督员,用一颗颗赤诚之心和一首首奉献之歌,抒发着关爱后代的不变情怀。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调查研究,在“明”字上下功夫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人文底蕴,酿造了崇文重教的道德土壤。1988年当时全市600所中小学校17万名在校学生,连续7年没有一人违法犯罪。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市,并在潮州召开了现场会。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见增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潮州也不例外。我们认真剖析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违法犯罪状况,深感当前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尚存着“短板”:忽略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未成年人是今天的树苗、明天的栋梁。法律素质是他们健康成长、参与社会、幸福生活的核心素质之一,必须把未成年人群体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把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工程。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很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在“明”字上下功夫。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到过市直12个部门、4个县(区)、13个镇(街道)、15所学校、6家民营企业、3个看守所、4个教育基地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探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趋势、原因和对策;主动走访政法和教育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数据,理清思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汇报沟通,取得支持和指导,做到明现状、明特点、明需求、明责任。

明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接触事物越来越广泛,行为越来越成人化,加之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共同铸成了未成年罪犯人数比例偏高和犯罪低龄化。据了解,2010年至2014年,潮州市两级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850名,占判决刑事罪犯总数的9.28%。调查还显示,低龄罪犯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137人,占全部未成年罪犯人数的16.12%。可谓情况严峻,触目惊心。

明特点。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主要特点呢,调查中发现:一是经济因素直接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以暴力侵犯财产为主,占未成年罪犯总数的47.3%。未成年人正处青春期,爱说爱炫耀,而他们的经济条件支持不起奢侈消费的挥霍,当正当渠道不能满足其欲望时,往往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来达到贪图享乐的目的。二是受教育程度低,潮州市两级法院近5年来审理的850名未成年罪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2%。这些未成年人无心向学,辍学较早,法律意识淡薄,有的连最后判了刑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三是结伙作案、犯罪团伙化较为突出。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和智力,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团伙作案成为显著特点。外地户籍未成年人犯罪占总数一半之多,这些人主要来自偏僻、落后的农村,多以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为流动纽带,具有拉帮结派的抱团心理,其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四是农民身份的未成年罪犯占62.8%。这些未成年人年纪较小就走上社会,多数从事密集型的劳动,工作辛苦而获得报酬较低,受金钱和物质的诱惑而走上犯罪。

明需求。国家实施普法规划以来,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仍存在定位不够明确、认识不够到位、内容不够系统等问题。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法律意识需要从小启蒙,法律素质需要系统培养。发挥关工委优势,助力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既要体现特色,也要贴近需求,更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我们在调研中感受到,既然未成年人犯罪多因无知、激情而引起,那就应该在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上下功夫。从现实的情况看,很有必要组织力量编写一本对学校、家长、青少年都有较强指导性和实用性的《未成年人法律读本》,在传播和普及法律常识中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更广的层面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明责任。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和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是各级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十分重视依托“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建立宣讲帮教队伍,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助力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法治教育网络。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心系后代明职责,以“心灵关爱,法治关爱,结对关爱,助困关爱”等形式,不断创新工作品牌,增强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凝心聚力,在“联”字上做文章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关工委责无旁贷。但关工委毕竟是一个群众性工作组织,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单靠关工委干不了、也干不好,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这是关键和保证。关工委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主动与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协同配合,借力作为,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工作共进,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坚持以基层关工委为纽带,以社会团体为帮手,以中小学校为阵地,以村居社区为前沿,以教育基地为平台,凝心聚力在“联”字上做文章。

1、队伍基地联建。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法治教育网络中,注重借力推进工作队伍、教育基地联建。一是村校联建关工组织。潮安区凤凰镇关工委根据山区村落、学校分散的特点,为利于“三教育人”对接增效,在全市率先推行村校联建关工组织,实现全镇17个村校联建关工组织全覆盖。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村校做到教育资源同享用、开展活动同策划、“问题学生”同帮教、家教现状同探究、扶贫助学同关爱。经推广,全市已成立村(居)校联建关工组织478个。二是贴近需求联建讲师团。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讲师队伍。市关工委及时联建有关工“五老”、专家学者、优秀法官、法制副校长等组成的讲师团,并注意加强学习培训,适时调整补充。三是因地制宜联建教育基地。注重教育基地建设,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平台。在利用和发挥市中院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城西中学禁毒教育基地、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积极支持饶平县州镇关工委在战斗英雄麦贤得母校北学校把英雄事迹展览馆办成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潮安区黄河公司联建道德教育基地,与县、区四位优秀农民企业家联建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基地。

2、职能部门联动。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争取配合支持。市中院、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团委、市依法治市办、市综治办、市文明办、市广播电视台、潮州日报社等十个部门,或共同参与,或支持帮助,在多领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形成巨大的工作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市关工委联合市中院、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文明办等部门编写普法教材《未成年人法律读本》,并联合召开了“潮州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题研讨会”,举行了赠书仪式,建立宣讲辅导队伍。市电视台支持我们制作《关爱青春,与法同行》的专题片。市中院联合市公安局和市团委在潮州市看守所创建全省首家在押未成年人爱心图书室,建立“阳光之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深入监区与在押未成年人进行“零距离”接触、访谈,推动多方力量共同关爱、帮助失足未成年人,促进他们走上正轨。市公安局认真做好进驻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的工作,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多角度增进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3、社会团体联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挽救失足青少年是大家的共同责任。社会调节和社会力量在未成年人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助力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注重与社会团体联手协同。潮州中院和中山大学校友会潮州分会联合组建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组织—“凤城航标灯”志愿服务队。这是广东省第一个由法院和高校校友会联建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被省法院肯定为“少年审判社工+志愿者”模式。潮州市启明星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鼓励、支持社工、志愿者、热心人士、专业人员等社会力量关爱青少年。市关工委主任常文林应邀参加了由共青团潮州市委、广东省青联第18小组、启明星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的“心手相连,共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代表市关工委向留守儿童赠书。该中心负责人也应邀参加市关工委举办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研讨会和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做到联手共进。

4、家长学校联办。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家长责任尤为重要。我们把助力办好家长学校,运用学校平台宣传法律知识,作为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联办家长学校,为家长教子“架桥”,为学生成长“铺路”。我市中小学校基本都开办了家长学校,其中各级关工委参与开办的有307所。昌黎路小学家长学校是潮州市第一所家长学校,20多年来,该校与韩山师范学院和区、街道关工委深度合作,开辟了学校教育的一片新天地,成为闻名全国的德育品牌。关工委中有政法、教育专长的行家学者、道德模范,为家长提供法律知识辅导、网络行为辅导、亲子行为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和个性品质培养咨询,帮助家长解决育子方面的困惑。为树立一批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家长学校先进典型,市教育局关工委积极推进“广东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创建活动。全市申报创建并完成评估验收“全国优秀家长学校”17所,位居全省前列。

三、求真务实,在“进”字上创特色

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要明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阵地要树立主动进攻的占领意识。为此,我们着力在“进”字上创特色,贴近需求,主动作为,打造亮点,营造氛围。一年多来,我们以法治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青少年特殊场所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18项:

1、编印《未成年人法律读本》。市关工委组织力量,牵头编印《读本》,首印二万册,使普法教育有一本贴近青少年需求的工具书。

2、召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研讨会。市关工委会同市中院、市教育局、市司法局联合召开有120多人参加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研讨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壮森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高级法院监审二庭副庭长叶佐林莅会指导。

3、出版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专刊。市关工委在征集的41篇法治教育研讨论文和经验体会中,评选出22篇优秀文章编印专刊,为基层关工委和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借鉴。

4、制作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题片。潮州电视台把报道市关工委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26条活动消息进行了综合,并为我们制作了《关爱青春,与法同行》的专题片。

5、举行《未成年人法律读本》赠书仪式。市关工委在秋季学校开学前夕,组织到各县、区举行4场别开生面的《读本》赠送仪式,向中小学校赠书10000册和结合《读本》内容编写的法治教育宣讲稿,拉开了“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序幕。

6、组建法治教育宣讲队伍。全市关工委系统共建立各级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讲师团357个。2014年至今一年半时间,到过943所学校和68个单位举行法治教育宣传1858场,受教育38万人次。市中院关工委发挥单位职能优势,组织53名青年法官成立志愿者法律服务队,开展“百名法官进校园,百个案例进课堂”活动。

7、协助中小学校开展法纪教育周活动。我市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都要开展法纪教育周活动。各学校关工委以此为契机,协助学校或“请进来”或“走出去”开展法治教育;出墙报、办专栏,组织征文、演讲比赛;播放法纪、禁毒教育宣传片,撰写观后感,举行主题班会。通过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纪观念。

8、借助道德讲堂宣讲美德新风。为营造“讲道德,守法纪,树新风”的良好氛围,我市许多基层关工委积极组织参与“道德讲堂”建设,以“道德讲堂”为平台,借台唱戏,引导青少年弘扬美德新风。全市有16位关工“五老”到过“道德讲堂”主讲。他们多数是全国、全省、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本身就是值得人们学习的道德模范。这些“老党员”、“老干部”、“老关工”,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宣讲美德,有助于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9、助力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我们充分利用市中院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城西中学青少年禁毒(法制)教育基地、黄河公司道德教育基地3个基地的教育资源,积极配合市依法治市办抓好6所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发挥品牌的辐射作用。如城西中学先后聘请市中院60名法官为学校法治教育辅导员,做到“一班一法官”,结对普法。法官们进校园,入课堂,上讲台,协助做好“问题学生”帮教工作,跟踪教育,促进转化,效果良好。

10、运用道德教育潮州俗谚启迪人生。市关工委讲师团卢锦标同志热心传承潮州民俗文化,多年收集潮州俗谚1000多例。在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他从中选录100余例,分为“和睦邻里”、“立志修身”、“勤学求知”、“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安全防患”、“诚信礼貌”、“敬老感恩”、“激励斗志”十个方面,由市关工委和市教育局联合编印出版《道德教育潮州俗谚》,作为进校园的乡土读本,成为我市关工工作的又一亮点。

11、联办校园法律辩论赛。市关工委、市中院法官讲师团和中山大学校友会潮州分会多次在金山中学利用校园开放日,联合举办法律辩论赛。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为辩题,由学生组成正反双方,围绕案例展开辩论,学生学法用法,法官点评答疑,引发大家从法律视角进行思考,发挥潜移默化的法治教育作用。

12、举办学生家长法治教育讲座。市关工委主任常文林在城西中学为2000多名学生家长作《加强家庭法治教育,筑牢学生法纪防线》的主题报告,并召开了由50多位家长、教师、法官、社工、志愿者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促进家长提升履行孩子监护人的责任,不使孩子在青春期误入歧途。努力做到:“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警钟长鸣,法在心中”;“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维护权益,确保安全”,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

13、深入看守所帮教在押未成年人。先后三次组织到潮州市和潮安区、饶平县看守所,帮教74名在押的未成年人,赠送《法律读本》、《弟子规》等书籍。“五老”和法官与未成年人犯面对面谈心帮教,促进悔过自新,重走人生路。市关工委还多方联系,热心帮助一名获释少年再续学业。

14、共建社区校外辅导站。湘桥区各街道、镇关工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利用社区资源,发挥“五老”优势,争取部门支持,共建校外辅导站,使之成为延伸学校教育的平台,开展社会教育的阵地,促进“三教结合”的渠道。该区太平街道地处潮州古城区,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办好校外辅导站、爱心图书室、少年活动点。街道关工委委员肖双水,自办藏书6万册的图书室,免费提供青少年阅读,每年借出书籍5000册以上。他认为:“积钱不如积书,积书更要积德”,经常与孩子们谈学习体会,讲做人立志,被评为“广东好人”。太平街道13年没有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15、成立秋晖文明劝导队。市关工委在湘桥区及各街道关工委倡导成立秋晖文明劝导队,并举行授旗仪式。各基层关工委参加秋晖文明劝导队的老同志活跃在社区街巷,规劝不文明现象,关注青少年学生假期安全。有的还把劝导工作延伸到家庭,受到群众的赞扬。

16、组织“重家教,树良好家风”征文比赛。市教育局关工委配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学生家长中开展“重家教,树良好家风”征文活动,评出优秀征文86篇,送省参赛,获奖41篇。“教育一个孩子,稳定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成为关工“五老”和家长们的共识。

17、推广“三心三帮”关爱模式。湘桥区湘桥街道关工委与辖区内7个关工小组,以法治教育进社区为关工工作切入点。他们目标同向、队伍同心、行动同力,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着力开展“三心三帮”活动。对失足后进的青少年耐心帮教,对家庭困难的青少年热心帮扶,对失学闲散的青少年诚心帮带,有效减少和消除青少年犯罪隐患,5个居委有1个被省、3个被市评为“六好社区”。街道关工委副主任陈佩珊长期帮教助学,把160多名问题学生引上正道;筹资50万元,自掏腰包12万元帮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救助50多位失学、患病青少年,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推广“三心三帮”关爱模式,促进了“零犯罪”社区建设。

18、参与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各级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协助有关部门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开展网吧义务监督,倡导文明绿色网络文化,关注失管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据统计,2014年全市有428个基层关工委3800多位“五老”参加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促进校园综合治理,为创建“零犯罪校园”作贡献。许多村校、居校联建的基层关工委还因地制宜组织少年学生开展“小义工”、“小记者”、“小交警”、“小环保”、“爱绿护绿”、“老少同乐”等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拒进网吧、远离毒品、不到电子游戏厅,多到校外辅导站。不少家长说:“校园周边环境净化了,孩子读书学习认真了,身体也比以前好了;我们对孩子放学后、节假期的活动,心理也踏实了”。

凝心谱写合奏曲,聚力唱响关爱歌。我们将不断助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结合”网络,努力建立“老少互动,老少共进”机制,在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指引下,把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