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视窗> 详情页
关工委“五老”学雷锋传递关爱正能量 参与精准扶贫引领下一代共创美好生活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6月04日

社会发展进步,文明必然求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如何同时建设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在解决或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大踏步迈向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关工委“五老”就是要大力提倡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一代“听党话  跟党走”。用行动带头学雷锋,传递关爱正能量,引领下一代高质量地构架好精神家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同心共创美好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更多的贡献。

一、爱岗敬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服从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螺丝钉”的精神。把自己的生命溶入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扶贫励志,真心关爱“五失一残”特殊青少年;齐心协力,在关心下一代的平凡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是真心关爱“五失一残”特殊青少年。毕顺卿和曲淑琴从区人大主任和副主任岗位退休后,没有回家颐养天年。他们服从东安区委的安排,听党的话退休再上岗,2001年9月,担任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兼秘书长至今。他们心中时刻想着下一代,行动上处处关爱下一代,既扶贫,更扶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毕顺卿,先后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十多年来,他都定期送去大米、豆油和书籍等生活、学习用品。教育他们积极向上,鼓励孩子刻苦学习。春节期间,还给孩子发压岁红包。现在正资助的清福社区巩美??同学,去年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家庭有希望了,孩子有前程了。离休老干部郭桂琴积极参与关工委发起的“六个一”活动,不仅带领区离休一支部的老同志帮扶4名五星小学的孩子,她自己在十几年的时间,还专门帮扶了一名生活困难学生刘庆。在物质上扶贫资助孩子,在精神上扶志鼓励上进,直至考上了东北农大,而且是本硕连读,现已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区退休老干部于国英,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拿出4000元钱,重点帮助4个因残致困家庭的学生上学,直至大学毕业。张晓蕾同学现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一名学生在初中努力学习。两名孩子考上了牡丹江一中。8年来,共捐款3万多元。先进事迹登载在省《双阳红》刊物上。河西村残疾人特困家庭李双喜的孩子李秀珍,考上了秦皇岛石油学院,因没钱交学费就想不念了。私营企业经理丁玉彪在村关工委主任周云处得知消息后,每年出资5千元,圆了她的大学梦,一直资助到毕业。区委、区政府领导,更是带头关爱贫困家庭孩子。区委书记孙立国资助的小团村寒门学子胡成铭,现就读于黑龙江农业大学。信息报道刊登在省刊《双阳红》2016年第9期上。近20年来,李英、韩东升、郭桂琴等50名“五老”,粗略统计资助困难学生就将近60万元。5人被评为国家级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荣获国家和省市级先进集体奖励22项

二是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毕顺卿和曲淑琴等“五老”被聘为区法院执法监督员、陪审员和区检察院的社会调查员。从2003年以来,共19次参加庭审,做代理监护人12次。2005年,清福社区学生许某,误伤了亲叔叔,没有抢救过来死亡。桂淑琴和社区“五老”们,多方行走,取得支持,最后,法院宣判监外执行。他们又主动帮教,日常监护,解决生活困难。孩子没有中断学业,也没再犯罪。1月17日,因程某某的监护人不能到庭,区法院就邀请我们担当代理监护人。由于工作及时到位,其中1人春节前就回到了家中。东安区共有14名“五老”被市文管办聘为网吧监督员。他们克服岁数大、体质弱等困难, 不怕严寒酷暑,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区39个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假期中还加大巡查密度和次数。近五年,就对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进行劝离和帮教100多人。提醒业主排除了多起消防安全隐患。冀耀宗、刘喜文等人被评为省级“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东安区首次实现全区“未成年人零犯罪”。柴市社区和光华小学被评为“未成年人零犯罪”工作省级先进单位。

二、立足本职,学习践行好“钉子”精神

我们就是要学习和践行雷锋“钉子”精神的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立足本职,搭建平台;与时俱进,打造品牌。让青少年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立下志向、健康成长。

一是搭建平台活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更好的开展“三爱”主题教育活动,引领青少年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7月9日上午,东安区关工委组织读书活动优秀学生和留守贫困学生45人,乘车来到宁安市,参观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张闻天纪念馆和抗日战争文物陈列博物馆。讲解员清晰系统的进行讲解和说明,大家认真仔细的倾听和观看。校外辅导员李俨国老师还向大家现场讲解抗战历史,控诉日本侵略罪行。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师生在受到革命传统和历史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抗日英雄更加敬仰;对日本侵略者及所犯罪行更加憎恨;对今天和平幸福生活更加珍爱;对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加热爱。2015年7月15日,图文报道刊登在中国关工委网站上。我们坚持“四位一体”发展理念,定期发行电子版《信息月集》,升级关工委网站,新建微信网络平台,建设网上关工委,积极开展“三晒一创”活动。2016年3月24日,省关心下一代网络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促进了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是打造品牌主题读书引领孩子健康成长。1月19日下午,紫云小学师生和家长代表一行12人又来到关工委,开展走访座谈活动。我们用亲身经历讲述党史国史知识,阐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还介绍了省十佳“道德楷模”---清福小学单硕、光华小学孟琰童等同学的先进事迹。孩子们在收获知识、明白道理的同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表达了争做“听党话、跟党走”好少年的态度和决心。我们坚持“五统一”工作机制和“五结合”活动方法,在全区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中华魂”主题读书“六项”活动。省百名优秀“五老”王治普,每年都到学校和社区,做读书报告10场以上。2011年6月,我们带领人民小学的张枫等4名学生,参加全省活动,得到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的接见。合影留念的照片刊登在省《双阳红》创刊第一期封面上。现在他们都考上了一中。杜良凤负责主编的《夕霞报》,辟有小学生优秀作文专栏,现已发行175期。经验文章《充分利用“互联网+”  创新“五老”读书报告方法》,2015年6月9日,被中国关工委网站选用刊出。23年来,共培养了陈思洋、郭松宁同学和马琳老师等国家及省级先进典型58人。5次被评为国家和省级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单位。

三、乐于助人,发挥余热做奉献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就是要学习雷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培养好年青带头人,走共同致富道路。

一是主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牡丹峰实验学校五年级牛一国同学是一名朝鲜族贫困家庭的孩子,家住兴隆镇东胜村。奶奶已经70多岁,母亲常年有病。46岁的父亲牛志彬因身体不好不能出力,更不能象村里年青力壮的人一样出国打工发家致富,心里难受,生活艰辛。2016年春,东安区政法委书记施秀江,兴隆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继跃、东胜村党支部书记李相革等人到他家走访慰问。送去了大米、豆油、图书和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还给了孩子一份过年红包。送上温暖的同时,更重点的是帮助牛志彬想办法找出路。经村委会商议,决定划拨出3亩旱田,无偿让他种植使用。还联系上牡丹江农业经济学院朝鲜族李忠国教授,帮助他选择既适合种植,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品种。并定期到田间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及时传授科学种田知识。村里又负责出钱买来了秧苗。3亩地上,一亩种植了经济作物菇娘,收入7000多元;一亩种上了香瓜,一亩种植了大蒜。收获后还种了一茬萝卜。一年共收入2万多元,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过上了温饱的日子。现在,时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同时,他也更坚定了走上富裕道路的决心,美好生活更有盼头了。春节前,牛一国同学陪同爸爸来到村委会,送来了一面鲜艳的锦旗,孩子的脸上洋溢出了灿烂的笑容。

二是培养年青带头人走共富道路。兴隆镇岭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治国是一名80后。在村党支部老书记的支持和村民的拥护下,2015年上任以来,“小村官”凝聚大力量,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建设美丽乡村;“小舞台”演绎大作为,带领大家学习科学种田知识和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价值高的蔬菜类种植面积,提高了村民收入,同走共富道路;“小切口”办好大实事,借政策支持,平整村中道路翻修边沟1.5公里,新建150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广场,建设幸福宜居美丽乡村。先进事迹刊登在2016年11月11日牡丹江日报上。兴隆镇迎门山村关工委“五老”张传银,用自己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多年来积累的资金,组建黏玉米种植加工合作社。现在岁数大了,就把重任逐步分担给了自己的年青的儿子---张昌一。几年来,张昌一在父亲的帮助和指导下,又着重帮助和带领本村贫困家庭的青年人,既务农,又经商,共同走上发家致富路。品牌黏玉米不仅在东北十分畅销,还打开了南方的销售渠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的希望系于下一代,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让我们在学习雷锋的道路上,传递关爱正能量,引领下一代构架好心灵家园;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同心协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