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调查研究> 详情页
浅析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7年07月28日

来源: 重庆市关工委

    本文以丰都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初步分析了当前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信息时代带来的文化多元和人的观念更新使学生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催生了家校合作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教育是集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系统教育,其宗旨是摒弃过去单一学校育人的桎梏,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真正实现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为社会培养适用性更强的优秀人才。近年来,丰都县中小学尽管植入了家校合作教育的新理念,并尝试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家校合作教育组织,但因无现成模式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具体运作中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致家校合作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体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合作的运行机制,现将丰都家校合作教育现状、问题及成因浅析于后,与广大同仁商榷。

一、家校合作教育现状

近年来,丰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家校合作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逐渐植入中小学校,并成为教改的主旋律。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为标志的家校合作教育体系普遍建立,初步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从而,使全县中小学教育步入了“德、育、体、美、劳”的全方位教学新时期。

家校合作教育不仅使学校、社会、家庭构筑起了合作共赢的各谐发展平台,而且为学校找到了有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路径,使“德、智、体、美、劳”为标志的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继而,促进了学校教育发展、社会长足进步、家庭和睦友爱。实践证明,家校合作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未来教改的主题。

二、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认识不一,被动适从。近年来,尽管人们对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全民素质和家庭成员素养、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诸因素影响,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仍存有偏差,以致态度消极,被动适从。

在校社合作层面。社会普遍视教育为学校固有的职能职责,对家校合作漠然视之;学校努力教育因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枉然而废,对社会指责愤而怒之。因此,社会组织、基层党政部门对家校合作教育关注不够,合作流于形式,被动适从,应付了事。学校主动合作受阻,退而取其次,自编自唱,自导自演,应付上级,迎合时尚。

在家校合作层面。一方面,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或因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对学校事务、孩子学习和生活知之甚少,特别是受近年大学生就业难所致的“读书无用论”影响,对家校合作淡然处之,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态度影响,以及学生“考分论英雄”的教育考评制度束缚,对家校合作听之任之。更有视传统“家访”为负担,对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不甚了解,说教无词,教化无力。此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智力状况、家庭环境、家长素养等参差不齐,时有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抱怨、指责等尴尬发生,阻碍家校合作教育。因此,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常只是见诸表面,没有实质性的交往互动,甚至相互对抗,互不卖帐。

2、体制掣肘,组织不全。家校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党政部门和社会、家庭的支持配合,单靠教育部门难以实现。目前,家校合作教育尚无明确的政策依据、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约束,仅是教育人自身责任始然。尽管各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家校合作教育组织,但均是教育部门的单方面行为,除学生家长被动参与外,党政部门、社会组织和镇街乡、村居组等组织尚未参与其中。因此,制度掣肘,致家校合作教育的组织不全。

此外,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以“考分论英雄”的单一教育评价机制使教师急功近利,放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则因考分不佳,招致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等多重舆论重压,导致其自尊受损,放弃进取。加之,缺乏教师、学生、家长间和学校、社会、家庭间的互评机制,导致只见彼短,不识他长。

3、权责不明,合作不实。家校合作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施教体,各层集的施教内容各有侧重,相互依存,互相补益。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权责分工和法律法规约束,社会和家庭均将自身的诸多责任强加给了学校和教师。在学校和教师鞭长莫及、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搭台、自导自演,以致家校合作教育常停留在口头上,有影无形,有名无实。

三、意见与建议

1、加强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转变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牢固的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

2、普遍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家长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和社会成员进行文化素养、家教知识及法律法规等培训。

3、建立统一协调的家校合作教育机制,规范运行;搭建家长、学生、教师、社会互动平台,定期举办联谊会和分层次思想交流沟通会等。同时,建立教师家访和家长、社会组织联系通报制度。

4、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教育评价机制,引入教师、学生、家长全面素质评价指标,形成“互促互进,共生共荣”的教育合作风气。

5、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职责,订阅制度,充分发挥家校合作教育的功能作用,努力使学生“德、智、体、美、荣”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作者为丰都县党史研究室编研科科长、县关工委传统教育报告团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