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信息 > 调查研究> 详情页
开展青少年党史国史学习 教育活动调查报告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http://www.zgggw.gov.cn/ 2019年12月12日

来源: 广东省珠海市关工委

一、珠海市“两史教育”调查的主要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本市中学生群体,调查问卷设计参考了国内教育研究机构的多家网站,并采纳了珠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会和珠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有关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初中生调查问卷由香洲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在市第七中学、第八中学、第十中学和紫荆中学等四所中学初二和初三年级开展,高中生调查问卷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在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市第二中学、市第三中学、北师大附属中学和市艺术高中等五所高中高一和高二年级开展,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88份,其中,男生占48.15%,女生占51.85%,初中调查问卷557份,占51.19%,高中调查问卷531份,占48.81%。全部调查问卷均在不翻阅参考资料情况下独立完成,主要反映学生“两史教育”学习的真实现状及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调查问卷采用SPSS国际通用统计软件编程汇总。此外,课题组还到淇澳兆征纪念学校、杨匏安纪念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召开了三场“两史教育”专家座谈会,广泛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二、珠海市开展“两史教育”的认识和做法

(一)认识一:“两史教育”是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8月24日,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时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关工委成立25年来,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同志们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围绕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的重大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我们在广大青少年中不断深化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市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作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一代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军。青少年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是从党情国情出发,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的有益尝试,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党史国史的学习教育,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牢牢植入青少年的心灵,培养教育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认识二:“两史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工程

青少年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珠海市积极推进在广大青少年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彰显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广泛汇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圆梦要靠奋斗,而奋斗需要价值观指引。回顾历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党领导人民用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不断改变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面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背后最深层、最持久的支撑,就是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形成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开创的革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吸收的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交汇融合,结晶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我们在青少年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精髓和本质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在培育壮大我们的民族魂。

(三)做法一:紧扣实际突出重点,唱响“两史教育”主旋律

近几年来,市关工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紧扣当前青少年思想教育实际,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121个,开展包含“两史”教育在内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活动4500余场,100多万人次青少年受教育。2013年,市关工委先后荣获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2014年,省关工委以现场会的形式在珠海召开了全省关工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推介了珠海市关工工作的做法和经验,2015年,荣获国家和省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高度评价,她说:“珠海市关工委能够从实际出发,以本地红色教育资源为教材对青少年开展‘两史教育’,工作有特色,希望更好地发挥‘五老’同志的形象教育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对青少年长期进行党史、国史教育”。我市关工委在“两史教育”学习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近代史的教育,使青少年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知道党所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二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办好的“三件大事”,即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突出中国共产党90多年艰辛探索形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突出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形成的宝贵经验、优良传统作风和涌现出来的无数先模英烈人物,在珠海近代史中重点宣传“红色三杰”——苏兆征、林伟民、杨匏安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

(四)做法二:依托各类资源,构建“两史教育”立体大格局

市关工委联合团市委、市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图书馆、革命史料陈列馆,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公共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广大青少年参观苏兆征故居陈列馆、三灶岛万人坟、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同时,注重搭建新的活动平台,特别重视通过新的媒体音像视觉手段,使党史国史教育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如市关工委与市检察院、教育局、团市委、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创建850平方米青少年教育基地,通过图文展示、场景复原、音像播放、体感翻书、互动体验等新颖有效的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贴近青少年成长实际的现代化立体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红色教育学习的整体布局中,构建红色立体教育战略大格局。市党史办组织编写了《百年珠海》、《珠海历史名人》等系列历史丛书,丰富了两史教育的内涵。

(五)做法三:发挥“五老”优势,“两史教育”真实感人

“五老”有着宝贵的政治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亲身经历过我们党和我们国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对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有切身的体会,对解读当前社会问题深刻、有说服力。因而,在开展青少年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方面,“五老”同志们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市关工委充分发掘“五老”自身的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引导教育;重视发挥榜样的力量,把“五老”中的老红军、老战士、老革命、英雄人物、道德模范等作为最生动、最具体的实例,用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亲身经历、深切感受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化青少年。市关工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由“五老”组成的讲师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让其结合自身的革命经历和戎马生涯,宣讲党史、国史、地方发展史,为青少年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增强党史国史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截至到2016年底统计,市关工委讲师团开展宣讲活动348次,12.7万人次青少年接受教育。特别是老红军张斌、老战士王荻是讲师团中的佼佼者。老红军张斌在98岁高龄时,仍坚持参加讲师团的宣讲活动,11年来累计为青少年讲长征故事、做主题报告28场,受教育的青少年达11000多人次。2007年、2011年,他分别获得广东省、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认定为2011年度“广东省五星志愿者”。2016年3月,张老参加了市关工委、珠海警备区香洲干休所、市电大、香洲区关工委4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讲座”,向现场40多名师生讲述长征故事和开展“两史”教育。86岁的老战士王荻奔走于校园内外,多年来累计为青少年讲课35场,超过1.3万名青少年受其教育。2012年,王荻在金湾区红旗中学为2000多名学生开办党的光荣传统主题讲座,在互动环节中,一名初三学生陈昌达深受教育,当场主动表达长大后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2014年11月,王老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参加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6年,王老被评为广东省、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六)做法四:开展主题活动,拓展深化“两史教育”

市关工委带领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全市126所学校共34万人次参加“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关工组织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等教育活动350多场,6万多人次学生参加;开办各类思想道德教育讲堂212个,举办讲堂活动2000余场,18万余人次现场参与。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配合学校切实抓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教育,通过创建家长学校、“亲子共读团”等载体,实现了课堂教育从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组织全市学校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等活动,金湾区、斗门区、北师大珠海附中、女子中学、和风中学等纷纷组织各种多样活动开展“两史”教育。团市委在全市青少年中组织开展了“学习党史、国史和长征史”系列教育活动。市关工委还深入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增强“两史”教育的即时性、趣味性。通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自己讲述身边发生的生动事例,对比生活变迁,谈变化、谈感受,兆征纪念学校及横琴新区教育局在中小学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长征—不朽的魂”成效显著;利用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在举办“清明祭英烈”、“网上祭英烈”等内涵丰富的活动,依托爱国教育基地,开展缅怀先烈实践活动;利用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了主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系列纪念活动。每年清明节,都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动员全市各校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向国旗敬礼并签名、寄语,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七)做法五:编印发放读物,“两史教育”图文并茂

一是市关工委组织力量编写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读本,如《弘扬雷锋精神,做中国美德少年》、《甘露》、《牵手》等一批既包括“两史”内容又结合本地特色的简明读本,制作了“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等十多个幻灯片,作为“两史”教育音像教材,对青少年进行生动详实的“两史”教育。二是市关工委购买了“两史”教育相关的挂图,并赠予各区关工委及学校,用于开展宣讲活动。三是结合本土资源,制作了主题教育光盘《珠海抗战岁月》,斗门区制作了党史教育专题片《濠涌火种》,并发放至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学校、义工协会、关爱协会和市劳教所、市第一强戒所、市第二强戒所等相关单位。四是金湾区关工委编印了“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画册,配合市致公党与市金海岸中学老师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光碟《三灶·1938》的制作。这些紧贴珠海史实、在全市广泛开展的“两史”教育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珠海市开展“两史教育”的体会

(一)关键: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市关工委高度重视青少年“两史”学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两史”教育列入关工委工作的年度工作计划,作为工作重点,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联系、沟通信息,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充分认识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市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是从珠海市情出发,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的有益尝试,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珠海毗邻港澳,与澳门水陆相连,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文化渗透和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能会来得更快、更直接。我们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党史国史的教育,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及时了解“两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帮助基层解决“两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品牌:坚持“三工”结合,加强“四团”建设

市关工委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坚持“三工”(关工、社工、义工)结合,加强“四团”(讲师团、“三失一欠”帮教团、心灵关爱团、艺术团)建设,提升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开展好“两史”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各级关工委根据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调整充实“三工”“四团”队伍,动员更多“五老”同志加入“两史”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四团”的作用,特别是注重发挥市、区讲师团的宣讲作用,围绕“两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前往学校、企业、社区和监管场所开展专题讲座。我委艺术团还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编排多场涵盖“两史”教育内容的文艺演出,使党史国史教育故事化、艺术化、生活化。近年来,由市关工委艺术团主办的文艺演出达23场,观看人数约12000人,收效良好。另一方面,我们组织“五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计算机操作基本知识,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还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作辅导讲座。

(三)特色:发掘培养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多年来,市关工委特别重视总结推广基层开展“两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鲜经验,既善于对老典型老品牌赋予时代气息,又善于发掘新典型新品牌。把新老典型跟踪培养好,总结宣传好,用典型展示实际效果,用典型引领带动工作。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关工委自身宣传阵地,宣传“两史”学习教育活动,在青少年中营造一种学习党史国史、弘扬爱国正气的良好氛围。广泛深入宣传在“两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把握好宣传工作的时、度、效,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典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市培育出苏晓莹、叶美玉、李一默等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德少年,其中小学生苏晓莹先后获评“珠海市十佳美德少年”、“2013年广东好人”和“2014全国百佳美德少年”。

四、珠海市“两史教育”的存在问题与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历史观、价值观影响较大

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形势下,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企图一刻没有停歇,对党史国史的歪曲和攻击一刻没有停歇,对青少年的争夺一刻没有停歇。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某些网络、媒体等新型手段,肆意攻击、歪曲、丑化党史国史,用各种虚假、编造、片面的所谓“历史”,抹黑英雄英烈,丑化党的领袖,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于青少年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强,网上有许多内容不健康的灰色信息和游戏软件,渗透着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削弱了党史国史教育的注意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较为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网络在传播道德观方面对青少年造成污染。青少年终日与网络打交道,这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和接触,必然会影响他们的道德观,使他们趋于自私和冷漠,既不去关心集体,也不去关心他人。不少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人生经验不足、思想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对这些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错误思潮和信息缺乏应有的甄别能力,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不少青少年不学历史、不知历史、不了解英雄,不尊重英雄,也导致不少青少年理想迷茫、思想困惑、价值迷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二)应试教育对青少年的“两史教育”形成冲击

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都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面对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中考”和“高考”的重压之下,家校微信群传递的信息更多是学生分数和排名,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应付繁重的作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重点几乎全部放到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上面,无法兼顾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教育;二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德仍较为普遍,忽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塑造,造成学生有智商没情商,有智力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目标没信仰,学校的一切中心工作均围绕着以分数为基础的升学率指标,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三是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冲击较大,公共传媒一方面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与此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大量的信息洪流流入青少年的大脑,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充满着朝气、积极进取、富有好奇心、富于创新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受到他们自身生理和心理上不成熟的影响,再加上对外界刺激的无抵抗性,这样,他们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家长和学校引导不善,它将会阻碍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

(三)陈旧乏味的教学方法导致历史教育不受欢迎

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两史教育”学习中,主要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学生普遍缺乏兴趣。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老师讲课枯燥乏味,影响对课程的兴趣占46.05%,这是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学习兴趣的最主要原因。单一、简单的传统思想教育手段只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限制在传统形式内进行。学生更希望将单一传统的平面宣讲转换为有声有频的立体效果,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又有丰富的现代色彩,既有历史典故又有个人魅力,把抽象历史遥远的知识,变得更直观形象,鲜明活泼,特别是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悦耳的音响、色彩艳丽的图片、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他多媒体的仿真画面,使受教育着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四)对历史课程普遍缺乏应有的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们认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更能让人接受的主要方式是电子媒体和实地参观及演讲报告会,在对历史课程重要性的评价方面,八成以上的学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历史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更重要的是唤醒一个人纯洁无暇的灵魂,塑造一个人健全的人格,为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点燃一盏明灯。但目前历史课程普遍不被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课程不是升学考试主科,普遍存在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社会不重视,甚至某些校领导也不重视的小副科;二是初中升高中后学习历史兴趣不浓、方法不当、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影响了历史的继续学习;三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仍采用传统的“老师辛苦地讲,学生乖乖地听”的模式,历史课程沉闷,缺少以历史故事会、成语、竞赛、演讲会、辩论会、历史短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无法让学生立体体验和感受历史。

(五)对珠海市史的普及教育远远不够

对于珠海在哪年“撤县建市”、哪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的认知率较低,均在四成左右,中学生对珠海历史的了解和认知远远低于对党史及国史的认知比例。能准确回答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海的城市定位的仅占三成”,对珠海城市发展定位较为模糊。对珠海历史事件及历史名人的了解比例更是少的可怜。九成以上的中学生对珠海近代史名人陈芳、苏兆征、容闳、唐绍仪及杨匏安与重要历史事件对不上号,缺乏对珠海历史了解的基本常识。反映出中学生对珠海历史事件及历史名人了解方面知识面偏窄,在对市情及市史的教育学习基本知识方面较为欠缺。

五、加强青少年“两史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认识在青少年中开展“两史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学习活动,是从珠海市情出发,从青少年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的有益尝试,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党史国史的学习教育,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牢牢植入青少年的心灵,培养教育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学史可以明爱国,历史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是学史可以明做人,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三是学史可以明事理,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激活思维,积累古今智慧,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

(二)创新内容:紧扣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准确把握“两史教育”的重点

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总书记把党史、国史看作是必修课,鲜明指出了党史、国史教育的重要性。只有科学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才能科学地看待党史、国史,真正做到用党史、国史来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和鼓舞人。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近百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必须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近代史教育,使青少年明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明确党所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二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办好的“三件大事”;三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来艰辛探索形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突出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形成的宝贵经验、优良传统作风和涌现出来的无数先模英烈人物。

(三)创新做法:探索建立“课程+教材+基地+活动”四位一体的“两史教育”模式

在推进“两史教育”学习进程中,必须科学谋划、创新载体,丰富“自选动作”,打造“课程+教材+基地+活动”四位一体学习教育模式,扎实推动“两史教育”学习向纵深发展。一是课程设置。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两史教育”的主渠道,各中小学校要把党史国史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纳入校本课程,将“两史教育”活动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校课外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入学培训、参观校史展等方式,对广大小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与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密切结合,在学校营造学“党史、国史”的浓厚氛围;二是编写教材。充分利用珠海本地苏兆征、杨匏安、林伟民等历史名人资源,围绕红色教育主线,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一批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和文字功底的“五老”骨干、专家学者,集中编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珠海市青少年党史国史学习教育读本》,使“两史教育”接地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便于接受;三是教育基地。加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联合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搭建新的活动平台,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根植于青少年心中,让他们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四是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读、讲、看、咏、赛、写、宣”等各种专题教育活动,把党史国史学习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相结合、与学习宣传当地革命历史相结合、与深化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相结合,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党、爱国,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四)创新载体: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阵地,提高“两史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网络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基于互联网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主体的人类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媒介系统,也是青少年最熟悉、喜欢和常用的学习方式。网络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性、海量性、快捷性、开放性等特征,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青少年的信息传播。网络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影响力巨大,目前西方国家的信息占据了当今网络信息的绝大部分,西方音乐、影视作品、电脑软件等在网络上的大量传播,改变着青年一代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观念,并使得西方的政治、经济及生活模式在当代青年人中很有市场。网络新媒体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一是双向互动。与传统媒体由于其点对面、单向式传播模式不同,网络新媒体能够实现传受双方实时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成为新形势下培育践行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新路径;二是形式多样。新媒体内容的丰富与多样,通过空间、博客、人人网、微博、微信等途径,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生动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深化了网络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增强了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方便快捷。网络新媒体信息发布快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发布信息使得这样的表达变得愈加方便和轻松,即时性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全市中小学校可以重点建设微信、微博平台,通过发布学生需要的信息、喜欢的信息、吸引大量粉丝,然后通过发布、评论和转播等手段,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可结合重点工作项目和活动,通过积极举办、广泛参与各类新媒体知识竞赛、微视频大赛等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化为机遇。

(五)创新形式:利用各类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两史教育”活动

要深入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国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掀起学习党史国史、宣传党史国史、普及党史国史的热潮。通过这些方式,使他们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了解和熟悉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的历史任务、创建的丰功伟绩,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世代相传,生生不息。通过知识竞赛、论坛征文、座谈交流、故事会、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自己讲述身边发生的生动事例,对比生活变迁,谈变化、谈感受、谈发展、谈未来,共话祖国新貌、共唱祖国赞歌。要利用党史国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活动,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利用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要通过举办报告会、召开座谈会、组织青少年参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载体,搭建新的教育活动平台。

(六)发挥“五老”优势,增强“两史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广大“五老”是革命、建设、改革的亲历者、见证人,在党史国史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五老”具有宝贵的政治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有切身的体会,解读当前社会问题深刻、有说服力,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教育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各级关工委要组织“五老”报告团、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深入青少年中间,开展对党史国史的宣讲活动;要充分发掘“五老”自身的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学习教育。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青少年和“五老”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渠道,广泛吸引青少年参与。要重视发挥榜样的力量,把英雄人物、革命前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五老”作为最生动、最具体的实例,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亲身经历、深切感受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化青少年。